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0年10月29日> > 第14版 > 新闻内容
血雨腥风中的山斗冲地下党支部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9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10月22日,双峰县卫健局组织机关老干支部一行35人专程赴杏子铺镇双源村参观中共地下党山斗冲支部陈列馆,在缅怀革命英烈中重温红色记忆。

  山斗冲,涟水河畔天门山下的一个小山冲。这里是原湘乡地下党组织和地下武装斗争的发祥地;这里,走出了曾华湘、曾慎伯、刘景贵、刘鹤鸣、曾文衢、成石泉、刘资生等一大批革命先辈,在历次革命斗争中作出了很大贡献。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山斗冲至溪口一带,就有曾华湘、曾慎伯、刘景贵、刘鹤鸣等人在省城参加革命活动,并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冬,他们回到家乡,开展工农革命运动,发展党团组织,在山斗冲平台园开会建立山斗冲党支部,这是双峰境内继大村党支部后的又一个地下党支部,也是湖南早期的农村党支部之一。至1927年春,山斗冲支部共有党员30余名。为了巩固与壮大革命成果,经曾华湘、刘景贵商议,决定将党支部分成山斗冲和溪口两个支部。1927年“马日事变”后,山斗冲、溪口地下党支部遭到了严重破坏。

  1927年冬,上级党组织委派李鲁回湘联络同志,恢复党的地方组织,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斗争。李鲁返湘后,四处奔走,联络隐蔽在家乡的王则鸣、陈海清、曾华湘等共产党员,在双峰境内所属嘉谟镇,首先恢复了溪口支部。1928年3月,曾华湘、刘景贵等先后离开山斗冲去省城汇报地下党工作情况,不幸被捕,受害于长沙。同年秋,由于刘先祥叛变,曾慎伯在家乡被捕,杀害于湘乡南门口外。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有的党员暂时埋伏下来,转入地下斗争;有的党员转移外地,继续坚持战斗。

  1937年9月,受上级党的委派,王俊恒回到家乡重建党的组织,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他在大村首建东湾支部;1938年冬,在刘氏宗祠再建党的大丰支部;为了扩大党的活动范围,1940年前后,再建立了笔花与山斗冲支部。同年10月,中共湖南省委机关迁驻双峰境内,指导全省抗战工作。1943年2月,中共山斗冲区工委在溪口建立。1944年冬,周里接任省工委书记后回到溪口山斗冲,召开党的会议,正式建立中共湘中工作委员会。不久,中共大村、大丰区工委相继建立。

  1946年10月至1947年3月,刘资生、王立全、王梅奇等先后在境内的望春、大丰塅等地发展党员。6月,中共湘乡县工委在薛家渡刘资生家恢复建立。为适应党组织发展的形势,县工委作出决定,在各里设立党的区工作委员会。1948年8月至1949年2月,杏子区境内分别建立望春、山斗冲、大丰等3个区委,辖党支部11个,共有党员214人。除此以外,还有直属湘乡县城区工委管辖的党组织----铃山支部。1949年5月,按照县工委部署,以王梅奇为首在大村东湾里进行武装起义,并联合嘉谟镇各地地下党组织于6月10日开往薛家渡刘祠正式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南军区湘乡分区司令部。队伍发展到500多人,后改编称“湘乡地方兵团”,配合大军作战,迎接湘乡解放。

  (胡如庄 贺文和)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