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0年11月12日> > 第7版 > 新闻内容
娄星区创新交通问题顽瘴痼疾整治长效机制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2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年以来,娄星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工作,在已取得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初步成效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探索交通问题顽瘴痼疾整治长效化管理机制,有效整合基层治理资源,在全区推进网格化管理,构建智能化综合治理体系。通过网络化管理,着力解决交通治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形成“网格吹哨、部门报到”、“人在网中走、事在线上办”的交通问题治理新格局。

  科学划网实现“一张网格管全局”

  娄星区根据地理现状、地域相邻、方便管理等情况,考虑村(居)民的认同度、村(社区)工作人员状况等因素,合理设置网格,以每200-300户或1000人左右为标准划分为一个网格,对自成体系、单门独院、物业管理健全的居民小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单独设立一个网格。网格划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区域,不交叉重叠,辖区内所有交通安全主体责任单位、责任人、交通安全隐患均拉入“网”。日前,万宝镇针对娄双大道占道经营反弹问题,通过网格与区商务粮食、市场监管、城管、交通、公路、交警等部门协调联动,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在清理整治公路沿线10余处占道经营的基础上,规划利用高架桥旁一处近1000平方米的空地投入2O余万元铺装成水泥坪,划好摊位,供附近摊主经营,彻底解决长期占道经营的问题。

  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建立网格联络员制度,乡镇街道选派干部到每个村(社区)担任专职网格联络员,每天盯守村(社区),网上调度、指导、督办、协调和巡查,参与村(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各村(社区)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或村主任任站长的“两代表一委员”工作站和网格管理站。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长,网格长原则上由村(社区)“两委”成员担任,每个网格配置3-5名以党员和村(居)民代表为骨干、乡贤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为补充的网格员;同时每个小网格都建立了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群众联系群,群内老百姓进行信息交流、情况反馈,真正做到人人都是信息传播员、个个都是交通安全协管员。

  互联互通实现“一套流程管运行”

  娄星区对网格员收集的各类交通违法问题,做好源头发现、采集建档、分流交办、检查督促、结果反馈等工作,形成闭环工作流程。各乡镇街道和部门制定处置各类隐患问题的工作流程,安排专人受理网格化综合服务中心分流的涉及本部门职能范围内的各类事件,减少工作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反馈处理结果。如长青街道扶青社区一网格有群众举报一建筑工地渣土车超载运输交通违法行为,网格长立即启动网格工作流程,将问题迅速反馈到有关执法部门,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调查取证,依法扣押车辆,并按交通法律法规予以处罚到位。

  娄星区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按照信息化进网格、大数据进村(社区)的要求,建成整合和共享政府各部门信息资源的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搭建好街道网格指挥中心,实现区、街道、村(社区)、网格管理服务网络体系四级互联互通。全区17家两客一危企业380多辆车、11个乡镇街道126家幼儿园188辆校车、28家碎石制砂企业500多台货运车辆全部纳入区级监控平台进行实时监控,规范司乘人员交通行为,一旦发现交通违法行为,平台及时制止并将情况反馈至网格,启动案件查处。

  目前,通过近三个月的“网格化”管理实践,娄星区的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工作实现质的飞跃,各类交通安全隐患基本清零,辖区294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全部整治到位,国省道事故多发路段治理到位率100%;货车超限超载运输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碎石企业视频监控安装率100%,普通公路货运车辆超载率低于1‰,32处马路市场全部取缔、关闭或管控到位,变型拖拉机隐患排查整治100%,电动车上牌率达到98%,校车监管实现区、乡两级平台实时动态监控,校车合规率达到100%。今年,政府部门投入2000多万元,对事故多发的娄双大道与高丰路交叉口新设红绿灯,把市中院与卡尔顿酒店前面的转盘改造为红绿灯等,进一步缓解娄底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现象,有效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今年来,全区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呈现双下降,无一起死亡3人及以上的较大事故,交通环境更加优化,人民群众出行安全系数、幸福指数明显提升。(戴明冬)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