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0年12月03日> > 第2版 > 新闻内容
以文化人 以文育人 以文培元 文旅行业劲吹“文明风”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03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这篇大文章中,我市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和人文特色,通过氛围营造、文明实践、文化传承等方式,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文化韵味,用人文精神塑造城市气质,让文明因子滋养市民生活,成为娄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程中一抹亮丽的底色。

  文化设施遍地开花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我懂得了要有坚持学习和思考的态度,要有勇于创新的胆识……”娄星区长青街道的读书分享会,吸引着街道机关干部、社区干部、辖区家长以及青少年。该街道为推进长青藤书香文化建设,在辖区内的10个社区全部建起“爱心书角”,各类图书达6万余册,经常举办读书分享会。这也是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一个缩影。

  这些年来,我市持续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完成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从“匮乏贫瘠”到“琳琅满目”的华丽蝶变。截至2019年底,5个公共图书馆、3个24小时图书馆、6个文化馆、2个国有美术馆、54个乡镇图书分馆、51个乡镇文化馆分馆、1689个合格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如繁星般点缀湘中大地,娄星广场、文化广场、孙水公园、氐星公园、珠山公园等与文化相关的休闲场所星罗棋布,体育公园、“四馆一中心”等重点文体工程拔地而起。这些覆盖城乡、免费开放、推行菜单式服务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成了市民最流连忘返的“精神家园”。

  文化生活多姿多彩

  “没了解戏曲之前,我看见老人们看戏曲津津有味,但我总听不懂,今天现场欣赏了经典戏曲,还了解了戏曲知识,觉得戏曲很有韵味,唱词也非常讲究,看完之后还缓解了学习压力。”市地域文化传承研究中心、市艺术馆等部门组建的文艺服务分队走进娄底中心城区各中小学,给学生们带来的精彩花鼓戏、乐器独奏,让孩子们零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戏曲进校园”免费培训班也在娄底一小、一中、二小、二中、三中广泛开展,目前,已举办48期,累计培训未成年人1600余人次,增进了学生们对经典传统文化的认同,树立了文化自信。

  自2011年起,市艺术馆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及已发布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开放,民族舞、花鼓戏、戏曲广播体操、古典身韵、合唱班、经典诵读等公益培训班的开设受到了广大艺术爱好者的热烈欢迎,累计培训学员2万余人次。同时建立了以市、县两级国有文艺院团业务骨干为主的业务辅导小分队,深入涟源市伏口镇双岩村等村镇、学校进行业务指导培训和节目编排工作,全面提升乡村文艺宣传队和学校文艺队伍的文艺表演水平。自创建工作开始至今,为乡镇、学校培养文艺骨干400余人次,极大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丰富了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文明风尚内化于心

  “共筑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墨香四溢迎新春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现场,人头攒动,红纸翻飞,一首首满载祝福的诗句,一副副气韵生动的春联,送到了过往市民的手中。“现场手写的和自己去买的感觉就是很不一样,觉得价值很高。”市民谭先生如是说。

  自启动创建工作至今,全市各级文艺院团积极开展“送戏曲进万村,送书画进万家”文化惠民活动,每年开展送戏下乡、送戏进校园、进企业文艺演出活动500场次以上,送书画作品10000幅以上,极大地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通过文化惠民巡演、“文化大讲堂”、“周末剧场”、“雅韵娄底”高雅艺术演出、“群星汇”文化志愿服务演出等内涵充实、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培养市民内化于心的文明风尚,让大家积极参与创文,加大了基层创文宣传实效。

  文明出游蔚然成风

  不喧哗、不插队……文明出游,做最美游客;不欺客、不宰客……诚信经营,做行业榜样。市文明办与市文旅广体局联合发布的文明旅游倡议书,成了娄底各景区和众多旅游者的行动指南。市文旅广体局不断对辖区内的A级景区、星级酒店、旅行社开展文明旅游专项督查,文旅志愿者深入全市等级旅游景区、旅游特色商业街区、火车站、旅游集散中心等地开展旅游引导、义务讲解、质量监督、旅游咨询、应急救援等公益服务,引导人们出门旅游“放松”不“放纵”,争做文明旅游的排头兵。文明宣传多管齐下,使文明旅游观念更加深入人心,文明旅游蔚然成风。

  重拳整治网吧“顽症”

  曾几何时,寒暑假期间,很多父母是悬着心过来的,因为越来越多的孩子沉迷网吧,成了不少家庭的隐痛。

  市文旅广体局历来重视网吧管理,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以“净化校园周边文化环境”“高考、学考”“暑期专项”“创文管卫”“消防安全”“平安文化”等集中专项整治行动为牵引,对网吧违规经营特别是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行为,坚持全覆盖、无死角、零容忍,常年保持露头就打、打就打痛的高压态势,并对接纳未成年人行为的处罚标准依法进行了具体量化。三年来共出动执法人员18782人次,车辆3485台次,检查网吧95316家次,停业整改185家次,警告1327家次,责令整改191家。网吧基本杜绝了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现象。

  15分钟圈出健康生活

  自我市开展“创文”活动以来,市文旅广体局以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以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便民性为要求,努力打造市民满意的“十五分钟健身圈”,多方争取和筹措资金,自2015年起,相继投资846万元,在孙水公园、石马公园、珠山公园、体育馆、氏星公园建成健身步道5条;2019年至2020年,投资3550万元新建社会足球场85片;每年投入群众体育资金1000万元以上,用于建设公共体育场地、购买健身器材,目前,全市各类体育场地达到5411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34平方米以上。

  全民健身星火燎原

  今年72岁的粟立平老人是忠实的太极拳爱好者,20多年来,他带动数千人练习太极拳健身。“作为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就是要宣传好健身活动,引导身边人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粟立平说。

  在娄底,像粟立平这样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并热衷于社会体育指导的人员有5000多名,他们活跃在各个协会、社区、街道、广场,为广大市民义务提供专业的健身辅导,群众喜闻乐见、简便易行的健身操、传统武术、健身气功、太极拳、骑车、登山、跳绳、踢毽、门球等健身活动在他们的推动下,得到了广泛推广。据统计,目前,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180万人次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5%以上。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气质和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文化文艺工作者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市文旅广体局局长袁华荣在谈到该局文明创建工作时说,“文旅工作者同样肩负着使命。文化与文明相辅相成,通过活化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发挥‘四馆一中心’文化阵地作用,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和‘城乡15分钟健身圈’格局,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彰显文化魅力,这样可以更好地让文明润物细无声。”

  “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颗颗文化“种子”植根湘中大地,渗入城市骨髓,融入百姓生活,孕育着一个更美的文明娄底。(曾亦云 段凤婧)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