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0年12月24日> > 第13版 > 新闻内容
洛阳湾石椅的传说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4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冬天的测水,洛阳湾古建筑群有着独特的美。不用说测水老街饱经沧桑的青黛色石板路,不用说观音阁那启迪灵魂的袅袅香烟,不用说测水潭上的两岸杨柳倒映荡漾的浩渺烟波,单说洛阳湾寺庙临河悬崖边那把神奇石椅,也是妙趣无穷。

  那天文友们首先是从洛阳湾进门开始参观的。在观音阁的临河阑栅上,那是一处绝佳的观景台,倚楼北望,临河远眺,山河胜景尽收眼底:天边隐约可见梅龙山巍峨的雄姿,近处测水桥在碧波上飘着一道卧虹,桥上车水马龙;河岸奇石林立,垂柳倒映,风光旖旎,河水涛涛,汹涌澎湃,清澈见底,水鸟嬉戏,鱼跃鸟鸣,水草溢香。青山、蓝天、碧水,相映成趣,倒影在碧水中荡漾,把古老的洛阳湾点缀得更加壮美秀丽,古朴典雅。

  在参观完惜字塔后,众人沿河岸小径悠然漫步赏景。当走到观音阁临水之处的悬崖边,一棵香樟下,有块造形奇特的石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这石头青黛色,前平后陡,形如“L”字。有文友说,这像椅子,大家仔细打量,觉得很像椅子。

  众人把目光转向我,我告诉他们,这就是湾阳湾神奇的石椅,是曹植成仙后,云梦到此坐化而成。

  大家觉得很神奇,追问其故,我便把一个传说告诉他们。

  不知何年何月暮秋的一个午后,当地一个村民来到洛阳湾游览,漫不经心地在观音阁前的河边小径散步,盘桓徘徊。在一棵香樟树下的石头上斜躺着一个人,看样子象个得道高人:鹤发童颜,手持旌毫,峨冠飘带,状若神仙……

  村民不信神不拜佛,今日突然见此情景,甚为惊奇,油然而生虔诚之心,便毕恭毕敬地与“高人”攀谈起来。

  “高人”起身指着石椅说:今日相遇,我们也算有缘之人,这石椅你知它的来历吗?

  村民问其故,老道便娓娓娓道来:此乃三国曹魏才子曹植坐石而成。当年曹植曾作《洛神赋》以祭水神,数百年后,成仙云游至湘楚大地,忽听测水之滨的湾阳湾梵音弥漫,香烟袅绕,信众络绎不绝,祭拜水神颂唱《洛神赋》,祈求船运平安。他大喜之余,遂下凡察看,看到测水胜景便乐不思归、流连忘返,整日坐在临河的乱石上祈祷宓妃吟唱《洛神赋》。日子久了,感动了的水神宓妃向观音阁里供奉的观音娘娘禀报,观音娘娘念曹植一片诚心,便竖指念咒,巧手施法,乱石上顿时冒着缕缕青烟,一阵闪光巨响之后,曹植坐着的乱石便成了一把舒适平缓的椅子。

  村民将信将疑。“老道”便将手中书页指给他看,文字隐晦难懂,好像见到“水神”“曹植”“湾阳湾”“石椅”等字样,其他的文字太过玄奥不得而知。

  此时有朋友去湾阳湾进香,邀村民同往,村民便与高人告辞。待他从洛阳湾进香出来,忽然发现石椅躺着的“高人”不见了。只见石椅上尚有水痕印迹,村民便举目四望,到处搜寻,没见踪影,只看到惜字塔里冒着一缕青烟。透过青烟看去,仿佛有个人影,极像见过的“高人”。

  村民奔跑着走到惜字塔,人已不见,青烟尚在,纸片己成灰烬。便四处搜寻,河里氤氲中一叶小舟向远方飘荡,站在船头的,仿佛就是那个鹤发童颜的“高人”。

  后来村民特意多次到湾阳湾石椅附近去碰那“高人”,终未如愿。后来村民忽然有所顿悟,想起了陶渊明,他那桃花源,也只见过一回,后来别人搜寻多次,终未能寻得。

  同行的一位文友听到这里,忽然瞅瞅香樟树下的石椅,一会又望望不远处的惜字塔,似有所悟。他指着从河里远处的烟波对文友大声说:我想起了崔颢描写的黄鹤楼的情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这里石椅、石塔、测水浩渺,白云悠悠,一叶扁舟,得道高人,此情此景,岂不是神似?

  大家被这位文友的精彩描绘带入了心中憧憬的梦幻仙境。(周伟华)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