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0年12月31日> > 第4版 > 新闻内容
家的滋味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31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阙特辉住上了新房)

 

  无论走的路有多远,家的滋味永远在心底。

  “这是我的新房,孩子上学去了,你们随便参观……”涟源市白马镇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就业工厂上班的阙特辉带着记者走进了就在厂房楼上的新房,入眼就看到了挂在墙上的习近平像,她说今天的好日子要感谢总书记,感谢党和政府。

  “这是我承包的鱼塘,这是我新建的房子,这是我的老母亲……”双峰县印塘乡龙泉村村民彭伟良带着记者来到了自己的家,他说今年的养鱼、养鸭等收入十分可观,下一步还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

  阙特辉的新房,彭伟良的鱼塘……他们的故事有家的甜美和幸福。

  12月,在湖南智晟智能科技白马镇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就业工厂,数十名工人在生产线上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众多智能机器人的零部件通过他们的双手完工,而在这里上班的大都是从大山中搬迁出来的脱贫户,阙特辉就是其中一员。

  “上楼住新房,下楼有活干,这在以前是我想都不敢想的。”曾在沿海电子厂打过工的阙特辉,以往最纠结的就是家人和工作的取舍。如今就在自家楼下找到了工作,前往广东的总厂经过一个月培训后,成为了车间的品质主管。

  “这份工作给我带来变化很大,主要是能照顾父母和孩子,然后工资也挺高。”在自家楼下上班,既照顾了家人,还能种点蔬菜,每月可以拿4000多元工资,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阙特辉还把自己的三个妹妹也介绍到厂子里上班。一时间,四姐妹同进厂工作成为了一段佳话。

  “姐妹在一起肯定也有相互依靠,这里不管是环境还是工资都还可以。”阙特辉四姐妹觉得能在家工作,生活天天都是有滋有味。

  彭伟良的故事与阙特辉四姐妹有异曲同工之处。2014年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彭伟良,上有八十老母,下有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不能出外务工,家里又没有其他收入来源,一家人挣扎在困境里。

  在精准帮扶的政策下,彭伟良从自家门口的两口鱼塘扩大承包了7个池塘和1个水库,每年可出产50多吨鲜鱼。与此同时,双峰县消费扶贫服务中心帮他解决销售难问题后,彭伟良还可以抽出时间养猪养鹅,拓宽收入渠道。短短几年,彭伟良新建了房子,购买了三轮车、耕种机等设备,俨然成了当地有名的富裕户。

  “像彭伟良这样的贫困户种养什么,我们就收什么,然后再销往学校、机关和医院等单位食堂。解决了销路的后顾之忧,他们自然干得起劲,收入也稳定。”双峰县家乡宝农产品配送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辉军如是说。近年来,双峰县投资800万元成立了消费扶贫服务中心,将全县的扶贫产品集中起来,通过线上平台和线下渠道进入市场,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彭伟良就是其中的受益人。

  “在家做了事,赚了钱,养了母亲和孩子,这样的日子过得有奔头。”如今,彭伟良在自家客厅摆上了一套茶具,闲暇时与家人品茶聊天,其乐融融,生活过得有模有样。

  扶贫先扶志,脱贫靠自身。阙特辉和彭伟良的脱贫经历是我市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全市3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498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累计脱贫43.42万人,2次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市,娄底脱贫交出满分答卷。

  幸福是什么?阙特辉四姐妹和彭伟良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家依靠双手脱贫致富的味道又香又甜。(肖鹄)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