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近年来,娄底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新方法,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国文明城市是娄底的新名片,这张名片金灿灿、沉甸甸。践行文明娄底人,成为新的潮流,“娄底红”则成为这股新潮流的主色调。
12月25日,娄底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非以普通志愿者身份来到娄星区乐坪街道街心社区签到注册,加入“娄底红”网格志愿服务队伍,并看望慰问志愿者。他说,要把志愿者进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推进,把大家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志愿服务在娄底蔚然成风,共同建设更加美丽幸福新娄底。
在中国,红色代表着吉祥、喜庆、热烈、幸福、奔放……中国人都爱它。在娄底,红色代表着爱心、温暖、体贴、友善、奉献……娄底人都爱它。
在娄星区长青街道办事处甘子冲社区,“红色楼栋”里不乏暖心的故事。
“到年底了,怕万一冰冻,冻起来的时候,不好搞了,所以趁着这个时间,搞一下。”当记者来到甘子冲社区时,长青藤志愿者谢仲甫正在清理堵塞的居民楼下水道,他们那身红色的志愿者衣服在楼道里穿梭,显得那么温暖。
甘子冲社区是老旧小区,为补齐物业缺失的短板,社区探索创建红色楼栋,每栋楼设立“两长三员”,即楼栋长和党员组长,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和卫生监督员,并贴上标有“两长三员”名字的红色铭牌。根据要求,“两长三员”需要义务帮助处理楼栋居民的生活困难,义务调解楼栋里的矛盾纠纷,义务保持楼栋的清洁卫生……担任楼栋党员组长的谢仲甫,仅今年就出了近100个义务工。
“我是社区党员,能为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觉得特别有意义。”今年8月,楼栋一名70余岁的老人不小心把牙套掉进了厕所,一个电话将谢仲甫叫了过来,他二话不说就将手伸进污秽的厕所下水道里,在恶臭的粪水中找出了牙套,认真清洗消毒后还给了老人。
谢仲甫不嫌脏不嫌累为老人找牙套的事迹一时间传遍甘子冲社区的楼栋,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小区也从过去脏乱差、矛盾多的弃管小区变为洁美绿的文明和谐院落。
“对辖区的居民,只要他们有困难,在我们的微信群里面,只要一发布,我们的志愿者不到一分钟就把他认领完了,小到灯泡的更换,大到矛盾的调解,我们做到了小矛盾不出楼栋、大矛盾不出社区。”甘子冲社区党支部书记马洁自豪地说。
“以前,小区人员多、不好管,党员没有‘存在感’,居民没有‘参与感’。如今,依托红色小区建设,志愿者不断涌现,邻里关系越来越融洽。”说起小区的变化,长青街道关家社区贤童街电力小区住户易学明很有感触。
电力小区是一个典型的老旧院落,流动人口多,人员结构复杂。为了创新管理,该小区开始通过营造浓厚党建宣传氛围,建立党小组长、楼栋长、安全管理员、卫生管理员、劝导管理员“两长三员”管理制度,健全社区、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四方联动”治理机制,开展社工服务、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等。如今,小区环境整洁了,邻里和睦了,居民的生活幸福感不断增强。
红色楼栋,红色小区,还有那一抹抹穿梭在长青街道的社区、巷口的红色身影,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长青藤”新时代文明志愿者。目前,辖区内党员有5072名,其中经常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有2000余人。
与此同时,2500名乐坪乐志愿者分布在红绿灯路口、地下通道和学校周边,披风雪顶烈日,接力守护孩子们的上学路。
娄底三小从街道到校门口,距离不到10米,但5000多名学生从这一个入口进入校园,极易发生交通堵塞和安全事故。乐坪乐志愿者开展护学志愿服务后,缩短了接送车辆停留时间,也保障了孩子们的安全。
“真的是把上学路变成了我们学生的平安路,家长的放心路,同时也是学生成材的幸福路。”娄底三小校长周长征深有感触。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文明让一座城市特别温暖。
娄底红、上梅红、园林红……他们的幸福是什么?谢仲甫和千千万万志愿者会说,温暖他人就是幸福。(肖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