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2月25日上午,娄星区花山办事处党政办的邓能来到了涟水河畔小区,为无籍房办证收集资料,他仔细地帮户主核对信息,填写相关表格,忙得不亦乐乎。这是他通过公开招考、任职乡镇公务员的第43天。此前,他是娄星区水洞底镇新仕村的村支委委员、秘书。
今年,为全面落实省委关于加强基层建设的文件精神,我市扩大了乡镇机关的考录规模和定向考录比例,首次面向村(社区)一般干部招录乡镇公务员20人,并于11月11日完成岗前培训后全部分到乡镇机关上班。现年36岁的邓能就是其中的幸运儿之一。
邓能的家庭可以说是“党员之家”“军人之家”和“村干之家”。他的父母亲、哥哥和他都是党员。现年69岁的父亲曾在部队服役5年,退伍后当过村民兵营长;母亲在村里当了30年的妇女主任;哥哥在部队干了13年,后转业到广东省湛江市工作。在这个充满正能量的家庭,邓能养成了正直、乐观、勤劳的品格。
为了报效祖国,高中毕业的邓能于2003年应征入伍。在新疆部队服役期间,他苦练军事技术,表现突出,担任了尖刀班的班长,在2007年9月的一次军事演习中火线入党。邓能感慨地说:“摔打了五年的部队,是我人生的第一所大学!”
邓能退伍后,考取了驾考教练证,接手了娄底一家驾校的分校,开始在驾培市场创业。他吃苦耐劳,教学严谨,带出了许多技术过硬的“准驾驶员”。2019年8月,他被评为娄星区“最美退伍军人就业创业标兵”。在自主创业的同时,他不忘提升自己的素质,通过娄底广播电视大学三年“一村一大”项目的学习,获得了农村行政管理专科文凭。
邓能所在的水洞底镇新仕村是原新仕村、国柱村合并的,有村民1600多人,是省级贫困村。由于村级领导班子年龄偏大,迫切需要补充新鲜血液。村民邀请他回村担任村干部,他也有意为村民做点事,就这样“对上了眼”。2017年4月,他被村民推选担任村秘书。
由于人年轻、有文化,村里许多具体事务都落到了他的头上。那几年时间,他常常早晨六点去驾校带学员,上午十点左右就驱车20多公里去村里工作,忙得“连轴转”。2017年5月,正是村里“精准识贫”的关键时期,他在帮扶单位的指导下,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常常忙到深更半夜,保证贫困户“一个都不能少”。经过多年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村里的落后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观,该村整体脱贫出列,68户172人在册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新仕村连续两年获镇绩效管理一等奖,邓能连续三年被评为镇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他曾经深有感触地对母亲说:“为老百姓着想,办事公平公正,老百姓就会支持你。如果说部队是一所大学,农村就是我的第二所大学!”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之人。今年3月,得知娄星区首次面向村干部招录公务员,邓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他加足马力开启了“边抗疫,边复习”的“充电模式”,常常学习到深更半夜,最终考取了笔试144.9分的好成绩,并通过了面试和体检,成为了一名乡镇公务员,被人称为“励志哥”。
目前,邓能正在娄底电大自修本科文凭,他对未来的人生有了更美好的憧憬。党的好政策让邓能这样的普通村干部跃上了更高的发展平台,也为更多的村干部提供了上升的通道。(罗锭远 贺一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