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1年01月28日> > 第14版 > 新闻内容
涟源三甲梁姓的奖学金制度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28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涟源三甲古村落)

 

  涟源三甲梁姓,原籍甘肃天水地区,转徙四川依政县、湖北监利县,再至江西太和县。相传自始祖康公至五十九世祖万隆公,先后担任商、周、秦、汉、隋、唐各代官员者较多。传至六十六世太义公,于南宋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迁至安化县三衙冲(现时的涟源市三甲乡三甲村)。自万隆公起,即以“勤耕读,不为官”为家训,经宋、元、明三朝,至前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止,历21代、737年,三甲梁姓无一人取得功名。然而从清康熙三十六年梁昌拔入庠起,这种现象有所改变。自当年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止,前后共208年,三甲梁姓入县、府庠生共146名,其中文庠生123名,武庠生23名;共考取举人9名(其中武举人1人,副举1人,恩举2人)。三甲童生入考,除了个别年份落空外,几乎每届必取。清光绪十五年庚寅科,三甲入邑庠生有8名,占安化全县文庠生总额的三分之一。有父子两代均为庠生者,如梁治烈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入邑文庠,长子梁伯席、次子梁伯庇、三子梁伯庾、满子梁伯廓,分别于同治戊辰科、壬申科,光绪己丑科、壬辰科入文庠。

  废除科举以后,自民国初至抗战前止,三甲梁姓读书人仍然很多。据统计,有留学日、美学生7名,大专院校毕业生99名,其中清华、北大、南开、交大、武大、浙大、湖大以及中央大学、中正大学、陆军大学、湘雅医学院等校本科大学生有47名。读书后入仕宦途的亦为数不少。一个小小的三甲梁姓,在国民党统治期间,计有文官简任专员以上、武官少将以上官员13人,文官正、副县级,武官正、副团级以及相当于这一级的官员54人。

  旧时的三甲梁姓,为什么文化教育发达呢?主要是由于梁姓族间历代重视教育,实行奖学金制度所致。

  三甲梁姓从宗祠、家祠、祖庙、家庙以至各小房公会,共设有20多个奖学组织,共拥有学田600亩左右,还在蓝田、长沙等地占有铺店8间,其租金租谷几乎全部用于奖励学习。三甲梁姓还在长沙设有“三甲梁氏试馆”,专供三甲赴省应考生员(以后为学生)餐宿之用。各类奖学组织,还专门建立了奖励制度,奖励大体分为四种:一是一次性中考奖;二是终身膳养奖;三是贫困学童助学奖;四是落榜生员鼓励再考奖。全族性的奖学组织是“宗祠捐费会”,它是三甲梁姓各项公益事业的综合性组织,但奖学金开支占了该会经费的一半以上。

  除全族性的“宗祠捐费会外”,还有由太义公七世孙梁忠谋、梁忠让二房后裔集资创立的“谦光公学田会”,也是一个发给一次性中考奖金的组织,其奖励标准略低于捐费会。

  提供终身膳养奖的有五个组织,但多数在废除科举后即停止给奖。唯梁月林公学田会,则一直坚持到抗战初期。梁月林十九岁入县学,二子、三孙、二个曾孙,均为邑庠生。其中曾孙梁哲民,十八岁入县学,三十一岁中举。梁月林于清同治年间,在蓝田双江口(原涟源市农科所一带)置学田30亩,每年可收租谷7000斤左右。每年将这笔收入全数按人按等分给本房的秀才和举人,一直发到抗日战争爆发时止。

  支持家境贫寒、无力读书的人的有济贫奖金。前清时期,私垫均由学童集资聘请老师教授。各生负担标准不一,启蒙生和家境贫困生负担最低。凡缴不起最低学费的学生,大都由家祠、家庙、祖庙及以下的学田会负担至十二、三岁读完“四书”为止。对那些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的学童,则一直资助到考取邑庠生为止。

  为了鼓励落榜考生再次赴考,三甲梁姓也设有奖励制度。清王朝的科举制度,除殿试外,其余均可以今科不中,下科再来。三甲梁姓族间一些人,组织了一个“龙门会”(取河鲤跃登龙门之意),专事“奖励后进”。凡从第二次应试起,不论贫富,都可向龙门会请领赴考路费。那些年过四十才考取的邑庠生,有个别曾先后领取应考路费十五次之多。

  民国以后,兴办新学,三甲梁姓的奖学金制度也有了一些相应变化。民国10年(1921年),在常安乡(现三甲乡范围内)创办了第一所学校——三甲梁氏作新小学。以后,相继办起了养正小学、育英小学及三甲族立高小——正谊学校。以上四所学校,分别占有原三甲宗祠、家祠的学田会产。教师薪俸、办公费等,全部由学校开支,不向本族本房学生收取学费。对外族、外姓、外房的贫寒子弟,也给予优待,免收学费。对成绩优良的学生,免收书籍课本费。高小毕业后,凡成绩优异者,还可用公费保送读中学、大学。北大毕业的梁纶材、天津北洋大学毕业的粱冠章等,都是由本房公费送读的。

  当时三甲梁姓的奖学金制度是较为完整的,有专人管理帐目,也有一定的财务制度。它对奖励学习、促进教育是起了积极作用的。(金元 中柱)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