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面对全年农业生产第一仗,该局立足农业生产实际,及早着手,抢抓农时,全力备战春耕,确保新的一年产业增效增收,一幅战“疫”下的春耕备耕图正在徐徐展开,处处生机勃勃。
稳面积 完成早稻播种逾91万亩
2月28日,随着两台耕田机“突突突”的作业声,双峰县青树坪镇归古新村一块流转耕地抛荒一年后被镇政府收回,重新换了“主人”。新“主人”向阳红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阳威海准备用来种植水稻,这是娄底市成功治理耕地抛荒的一个缩影。
日前,市农业农村局专门印发《娄底市耕地“非粮化”和耕地抛荒情况排查工作方案》。方案明确,今年将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开展耕地“非粮化”和耕地抛荒专项排查等行动,确保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由于措施得力,娄底市耕地抛荒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为粮食“稳面积、稳产量”作出了贡献。
春耕备耕,粮食最为关键。夺取粮食丰收,对于稳住“三农”基本盘,发挥好“三农”压舱石作用,具有特殊重要性。为此,全市大力推进早稻播种,目前已落实早稻播种面积91万亩。为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支撑,娄底市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开展了战略合作,全力实施“双优工程”,着力打造水稻产业“三个高地”。据了解,市农业农村局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以及恒德、亚华、金健、桃花源四家种业公司派出专家团队与全市各县市区进行了有效对接,落实了大面积示范品种12个,示范基地100万亩,制种基地1200亩。
备良种 调入早稻种子200.6万公斤
种子质量是农业丰收的基础。娄底市一方面实行政府集中采购,确保万亩示范区、千亩示范片、百亩示范点种子供应;另一方面由种粮大户直接到隆平高科、亚华种业等种业公司定量采购。当前全市共储备早稻种子200.6万公斤,基本能满足粮食生产需要。为确保种子等农资量足质优,市农业农村局赴各县市区农资门店了解农资储备销售情况,并开展杂交种子市场检查,检查内容包括门店杂交种子的进货渠道、销售台账、标签标识是否规范,是否经营未审先推品种,经营的种子是否网上备案等。通过检查,有效净化种子市场,使种子市场更加规范,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
娄底还积极引导种子经营门店不误农时地调入适宜本地区种植的优质农作物种子,顺畅供应“及时种”,保障种子数量安全供应。及时掌握杂交水稻和大宗蔬菜种子价格的市场动态,按有关规定给予调控,严肃处理哄抬种子价格的门店。截至3月7日,全市已调入杂交早稻种子95.4万公斤左右,满足杂交早稻春耕生产的种子需求。
强服务 扣好农机助力
春耕生产“第一粒扣子”
入春以来,娄底各级农机管理部门高度重视,抢抓农时,全力投入农机春耕备耕中。春节假后一上班,市农机管理部门就出台了《关于统筹做好农机春耕备耕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做好春耕的各项准备和服务保障工作,积极开展机械化服务,确保春耕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同时要加大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消除农机事故隐患,预防农机事故发生,扣好农机助力春耕生产“第一粒扣子”。
目前由市畜牧水产和农机事务中心组织的技术小分队正在第一线指导用户操作机械和维修机具。机具维护保养工作已接近尾声,共检修各类机具9.5万台,可以确保春耕下田作业需要。南阳和昊天等一批农机专业合作社已完成秧田耕作,各地农业机械正在陆续下田,各农机供应网点已准备4000余万元农机物资敞开供应市场,为农户开展机耕作业服务。(曾杨 谢光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