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1年03月25日> > 第23版 > 新闻内容
可敬的老人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25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彭特侯老先生离世多年了,我很怀念他。很多时候,触景生情想起先生,想起他的音容笑貌,想起他的满腹经纶,想起他不迷不信的先进思想,更想起他在红白喜事上倡导节俭的精神。我在许多场合一旦提到“特侯”二字,立马就会刹不住车,思绪瞬间“崩溃”……

  先生是一位兢兢业业教书育人者,才华横溢,桃李满天下,师德传千古。先生与我,本不该相提并论,同日而语,因为先生教过我的父亲,又加之我曾经痴迷武术。一个教书,一个习武,焉能“合流”?后来,我走上了弃武从文的道路,先生才走进了我的心里,进入了我的视野,成了先生退休后的最后一名学生,也是先生晚年时的莫逆之交。

  据村里的老人讲,先生是一位很上进、励志的人。先生出生在新化县白溪镇彭家村一个不幸的家庭:先生生下来便没有父亲,全靠母亲含辛茹苦拉扯大。先生有古人凿壁偷光不服输的勤奋,有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责任。在我的记忆中,先生一生中忌讳两件事,一是别人说他的身体怎么又差了,二是当着先生的面议论死亡。当然,先生也有两个爱好,打点字牌,写点诗词。

  记得有一次,村里一小伙子不幸染病身亡。有几个年轻人围在一起,轻言细雨的“唉……唉……”着,并直言不讳地说“该死的(老人)就没死”等言语。没想到被路过的老先生听到,当场就对几个年轻人一顿训斥:老人就这么令人讨嫌吗?你们家里没有老人吗……?先生的训斥,令年轻小伙子们灰溜溜地散去了。

  先生的节俭,在村里是有口皆碑的。白溪农村的春节,在吃年饭上,一般都是在凌晨5点左右就吃完了年饭,可先生却是和平时一样,八点起床生火做饭,什么烟花爆竹,从不见踪影。即使先生的夫人去世,也是以一个追悼会收场。

  先生在我眼里,不但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甘于培育新人的良师,是值得我一生去尊敬、崇拜和学习的老人。我在从事写作之初,遇到很多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只要去请教先生,先生会认真的教,而且把该字的意思都要讲解一番。先生对汉字的研究,是颇有“建树”的,在我的印象中,没有他不认识的字,十里八乡的人都称先生是一本“活字典”!先生曾告诉我,打牌不是正业,看书才有前途!只要勤奋学习,何愁不圆己梦!先生的两本诗集《樟下闲吟》和《龙池诗趣》一印出来,就托人捎信要我去拿,他对别人说我好学,值得赠送。是的,我作为先生退休后的一名学生,能在今日从事媒体工作,这得益于先生的教诲。

  先生喜欢写诗,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写上几首。有一次我和先生一起坐船去新化。到达县城后,先生随口吟来:半帆风送鸭头轻,两岸村庄次第经。长笛一声惊瞌梦,始知舟已达梅城。先生八十寿旦时写的寿联,至今我能背诵无误:拟彭祖遐龄,十分已得一分;追虞舜高寿,八旬还有三旬!先生夫人去世时,有一首诗令我热泪盈眶:平生着尽破衣裳,密密缝痕线几行。病里买来新服料,哪知都作殓时妆。

  每个人生命中都有那一天的惠临,都有一个释然解脱的时刻,先生虽离世多年,但先生的教诲,我都谨记于心,半夜伏案撰文,以示我对先生深深的怀念!

  彭特侯老先生,一位可敬的老人,一位永远值得我们去记忆的老人!

  (彭剑峰)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