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1年04月01日> > 第19版 > 新闻内容
梁纶开:为“馆”消得人渐老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01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梁纶开在图书馆工作)

 

 

  □ 肖星群 张敏 朱远胜

 

  3月28日一大早,涟源市三甲乡三甲村71岁的退役老兵梁纶开走进太义图书馆,开始了“馆长”的一天:打扫卫生,整理图书,然后静候孩子们和村民上门。

  打造有温度的乡村图书馆

  2009年,在湖南安石集团资助下,太义图书馆开馆,年近花甲的梁纶开被聘为图书馆管理员。开馆之初,条件简陋,不大的阅览室里,12个书架上摆放着9000多册图书,村民和孩子们只能在4张拥挤的木板桌子上,进行阅读抄写。

  “我既然接手了,就要让图书馆越办越好。”梁纶开在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为图书馆“扩容提质”四处奔走。他跑乡政府,跑市直相关部门,不放过任何一个争取图书和办公用品的机会。11年来,在他的不断奔走下,馆内藏书从9000多册增加到1.5万余册,书架从12个增至28个,阅览室扩大到两间,室内空调、电脑、书桌、凳子一应俱全,打造了一家环境舒适的乡村图书馆。

  “每次有单位或者爱心人士捐书,我都要去刻一个简单的印章,在书本上注明捐赠人,让看书的村民和孩子知道每一本书来之不易。”梁纶开用心良苦,为的是让读者一翻开书本,就能感受到爱心人士的支持,爱心也会在这里延续下来。

  图书馆成了梁纶开在村里的另一个家。考虑到有些村民白天没时间来看书,他就在阅览室旁边搭一个床铺,晚上就睡在那里,随时给前来看书的村民提供方便。有时候,村民看书入了迷,夜深了都忘记回家,他也从不催促,而是在一边耐心练字,或拿起一本书,陪着村民一起阅读,直到所有看书的人离开后,他才休息。

  附近六甲村养殖户梁小飞是图书馆的常客,每个月总要来五六次。白天没时间,就晚上骑着摩托车去借阅养殖方面的图书,“图书馆里各类书籍都有,我晚上九点多去借阅《养猪新技术》《特色红薯》等书籍。看到图书馆里亮着的灯,心里感觉到非常温暖。”

  为让图书馆运营更加正规化,梁纶开设计了访客登记本。11年来,厚厚的132本访客登记本,记录了10多万人的阅读和到访“足迹”。

  把图书馆变为育人基地

  对于周边的孩子们来说,图书馆成了他们课后的乐园,梁纶开成了孩子们心中的“百事通”偶像。

  孩子们来看书时,有的不会查字典,有的看不懂书里的内容,都会不约而同地去找“梁爷爷”。梁纶开总是开心地放下手里的工作,跟孩子们一起看书讨论,耐心讲解,直到他们弄懂为止。“再顽皮的孩子到了我这里,总能乖乖地坐下来,安安静静看书。其中不少孩子,我是看着他们长大的,刚来的时候没有书桌高,现在他们过来看书,我都有点不认得了。”对于这样的“天伦之乐”,梁纶开幸福感满满。

  2011年,三甲乡成立诗联书画摄影协会。梁纶开积极对接,争取到协会把活动地点设在太义图书馆。于是,每月20日,图书馆更加热闹起来。协会会员齐聚图书馆,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让孩子们耳濡目染文艺的魅力。每年暑假,梁纶开组织村里的留守儿童参加协会活动,教他们写字、画画、读书,图书馆成了他们心中温暖的家。

  有着50年党龄的梁纶开,对党的信仰坚定不移。他时不时会把一些民族英雄、革命先烈的故事,以及自己七十年代在部队服役六年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在他们的心中播撒“跟党走”“崇敬民族英雄”的爱党爱国种子。

  2020年4月,梁纶开突发胃出血造成恶性贫血,住进了医院,8天不能吃不能喝,瘦成了皮包骨,但他心系图书馆和孩子们,嘱咐妻子和孙女一定要天天开门。“我担心如果多天不开门,会影响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在长沙治疗了四五天、能够进食流食后,梁纶开不顾医生继续观察治疗的劝阻,回到了图书馆。

  从花甲之年到年过古稀,12年来,梁纶开的步履越来越慢,但他一直坚守在太义图书馆,每天按时为孩子们和村民打开“知识之门”。由于管理规范、惠人无数,梁纶开先后被评为“助人为乐”湖南好人,娄底市“十佳”阅读推广人,涟源市最美退役军人。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