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1年04月15日> > 第6版 > 新闻内容
一家四代19名党员 红色家风代代传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15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双峰县梓门桥镇东湾村有这样一户人家,解放前家族里诞生了8位地下党员,在硝烟弥漫、筚路蓝缕的革命岁月,他们甘愿舍家纾难、无私奉献。如今,红色基因薪火相传、赓续不断,四代人里共有19名共产党员,他们也在各自的岗位上坚定不移跟党走,继续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奋斗着。

  东湾村党支部书记王三成,今年59岁,党龄9年。他告诉记者,家族的红色薪火源自在长沙与毛泽东同校的伯伯——王振学。1926年冬天,在外求学的王振学和几个同伴回到家乡,建立了双峰境内第一个农村基层党支部——大村支部。土地革命时期,在大村支部的带领下,湘乡和双峰各地相继建立党组织,开展农民运动。

  中共大村地下党支部是原湘乡地下党组织和地下武装斗争的发祥地。1926年,经王振学介绍,王隆发正式入党。抗战时期,王隆发担任东湾支部书记和交通员,开展地下工作,为湖南两届省委提供工作场所和安全的大后方,为领导全省的地下抗战工作作出大贡献。

  1938年,王三成的父亲王道浦,三个叔叔王现浦、王元浦、王江浦于1938年、1942年先后入党。1940年至1945年期间,东湾支部成为当时全省地下党活动以及抗战工作的重要联络点。东湾支部根据省、县工委的指示,积极进行武装斗争的准备工作。“五不四要三努力”是当年地下党的工作准则。如今,历史的车轮渐渐远去,岁月的痕迹却永远留存。93年后的今天,王家的后人们依然们沿着革命先辈们的足迹前行。

  “爷爷”和“叔叔”们留下的,不仅是口口相传的家族记忆,还有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自王隆发、王振学等8名地下党员在解放前点燃家族的“红色火种”后,如今王三成及子侄一辈里,王梅浦的儿子、儿媳、孙子,王现浦的儿子、孙子,王三成和哥哥、嫂子、弟弟、2个儿子,共11人陆续入党。4代人不忘初心,一代接一代红心向党,目前共有19名共产党员。

  信仰在传承,事业在延续。解放后,王隆发的小儿子王梅浦在担任源泉村支书时,照样保持着为人民谋幸福的作风。在村里,王梅浦带领社员们投工投资,开山修路,利用当地的茶山建茶厂,建综合厂,生产家家户户需要的菜刀、剪刀等。

  新时期,王三成响应党的号召,2014年返乡担任村书记,一上任,针对村民提出的“难点”“痛点”,迎难而上,新修了村部和文化广场;将淤积了数十年的河沟清理干净并硬化加固;翻修了水利,让村上荒废了十多年的稻田重新焕发活力,成为高产良田。

  如今的东湾村,在共产党员的带领下,山清水秀,村容整洁,一幢幢崭新楼房、一条条硬化公路、一盏盏太阳能路灯、一群群唱歌跳舞的村民都在昭示幸福生活越过越甜美;泥鳅养殖基地、黄金贡柚基地、红心柚子基地、油用牡丹基地不仅让东湾村的贫困户按时脱贫走上了增收致富道路,也夯实了该村乡村振兴的基石。

  (李茜 王涛威 吴勇波 王钦之)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