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诉求
来电人反映娄星区贤童街老交通局小区9栋1单元顶楼右边的住户家里承重力矩掉落,家里居住着老人小孩,和老人沟通不愿搬离,现存在安全隐患,请职能部门调查核实,及时处理。
记者调查
2014年4月4日上午8点45分,位于浙江省宁波奉化市大成路居敬小区一幢5层居民房发生倒塌事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浙江奉化民居坍塌事件发生后,引发了社会对类似“70后”“80后”老旧房屋质量安全的担忧。日前,记者从12345市长热线平台查询得知,近年来,对于房屋质量的投诉一直居高不下,“70后”“80后”老旧房屋质量安全的投诉也曾列其中。3月29日,来电人致电12345市长热线,反映娄星区贤童街老交通局小区9栋1单元顶楼右边的住户家里承重力矩掉落,家里居住着老人小孩,和老人沟通不愿搬离,现存在安全隐患,并请求有关部门认真调查、及时回应市民关切,为此,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反映:居民住得心发慌
4月10日,记者来到了位于贤童街的娄底市交通运输局的老院子,来电人所反映老房子是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三幢筒子楼,来电人反映的9号栋是其中的一栋,由于年久失修,历经四十多年风吹雨打的老房子,如今已经破败不堪,存在安全隐患。
“这应该是市交通局1978年建的第一批房子,这9号栋有二个单元,三层楼12户。”据住在这里的老人介绍,9号栋顶楼的天花是木条再涂上石灰的,没有串梁。“就是在单红砖墙上再砌上红砖垛子顶着人字瓦顶的,其中三层有四户,每户楼顶有一个承重垛子。”
3月28日21时左右,9号栋132房楼顶上有红砖突然砸到通阳台卧室的床和地板上。“红砖砸到我家的卧室的床和地板上,砸了满满一地,当时,我们都吓得要死……”当时住在房间的朱满红现在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值得幸运的是,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当时要是砸到人身上,后果不堪设想。”事后,她马上联系了房主和物业管理公司。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情况发生的呢?事情发生后,9号栋132房房主和物业公司工作人员,他们上屋顶查看,发现房屋客厅与卧室之间墙上的人字瓦顶承重的红砖垛子倒塌砸下来了,将房间顶砸穿后红砖直接砸到床和地板上。住在9栋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住户告诉记者:“9号栋主要是砖木结构,由于年代久远,如今房顶的横条有的断了,导致屋檐上的水泥块也随时往下掉。”
随后,记者在交通局老院子其他“70后”“80后”老旧房屋的走廊里发现,有的地方一片漆黑,大白天也没有一点光亮。在一些阳台上,裂缝处甚至可以插进一个手掌。用手轻轻地拨弄一下墙壁,上面就会往下掉粉渣。“不少住户都已经搬出去了,因为住在这里担心会发生危险,剩下的都是一些年纪大的人和租户。前段时间,房顶掉水泥块就差点砸到一位老婆婆,这几栋房子就是危房,应该拆除了,如果不能拆除,就应该进行彻底的改造。”住在同一栋楼的余婆婆领着记者进她家瞧了瞧。余婆婆家阴暗潮湿,天花板上蒙上了一层塑料布,她说:“经常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家里不少家具都被雨水淋湿,现在就盼着这房子能够改造或者拆迁,我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尽管知道这里存在安全隐患,但我还是舍不得搬离。”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问题最严重的还不是9栋。在其他“70后”“80后”老旧房屋,因为年久失修,有些部位的钢筋全部裸露在外,走在楼梯上面,会发生轻微摇晃。住在附近的居民都会提醒自家的孩子不要在这栋楼旁边玩耍,担心哪一天万一发生意外会砸伤人。对于9号栋132房楼顶上有红砖突然砸到通阳台卧室的床和地板上的情况,老交通院子的居民告诉记者:“我们的要求其实也很简单,我们现在正在向有关职能部门出具报告,提出我们的建议和要求:加固人字瓦顶和换瓦;旧木条天花板要改水泥顶,还请求有关部门将我们这几栋列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回应:正在积极争取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针对来电人和居民的反映,记者连日来走访了相关职能部门和有关机构。在娄星区长青街道关家社区,社区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收到12345市长热线工单后,长青街道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安排街道驻社区负责人督导社区进行处理。“我们当时非常着急,接到市长热线工单后,我立即做了安排和部署,因为我当时还有紧急情况要处理,所以安排了相关工作人员去处理,将有关人员进行了劝导并要求相关人员进行搬离。”
据介绍,当天晚上,大科街道办事处组织安监、社区、物业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了查看、了解,去年该小区就相关问题组织了安监、物业等部门召开了专题会议,街道办事处、关家社区等有关人员参加了会议,2020年还组织了专业队伍进行了维修,但还有一些没整改到位,因为部分资金没有付到位,现在准备召集相关单位协调处理到位。
“作为社区,我们一方面积极向上级单位街道办事处、娄星区政府以及相关的职能部门积极汇报,另一方面我们已和物业及娄底市交通运输局单位负责人汇报对接,我们正在积极协调。”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该社区社情比较复杂,辖区有居民20000余人,该社区有23个小区,但只有5个小区有物业管理,18个基本上都是弃管小区。“我们小区的事情繁琐且复杂,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像老交通局的这几栋房屋,因为建设年代久远,如果要对房屋修缮的话,就必须动用维修基金,但这几栋没有维修基金。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千方百计帮他们争取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今年不行,明年,对于他们的困难,我们也是感同身受。”关家社区负责人说,目前,他们要做的就是尽快修缮9号栋132房的房屋,对屋顶进行加固和做一些防水工作,同时也要恢复房顶,目前,户主已经答应先行垫付相关的维修费用。
据介绍,对于交通局这个老院子的问题,街道、社区对此也想了很多办法,但是,因为牵涉到经费的问题,也没有维修基金,事情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为此,记者来到了市交通运输局,对于出现的这些问题,他们也正在积极协调,争取政策支持。“我们会积极配合社区推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在这个院落的落地和实施。”
4月21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针对9号栋132房以及其他“70后”“80后”老旧房屋出现的问题,各部门正在加快协调力度,有关部门明确表示,将以党史教育为契机,切实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12345市长热线和本报将继续予以关注。
(本报记者 王友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