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湖南省文联名誉名席谭谈,2020年曾参加过市慈善志愿者协会组织的“十送乡村”大型志愿服务活动,深有感触。近日他写了协会和会长朱鹏涛感人事迹的新作《乡间城区红马甲》已编入其即将出版的纪实散文集《奔跑的山寨》,省委宣传部安排将尽快出版。本报征得谭谈本人同意率先发表,以飨读者。
作者(中)参加娄底的慈善爱心活动
朱鹏涛在现场调度慈善活动
那情那景,一直留在我的心中。好多日子了,总是抹不掉。时日愈久,留在心头的那些红马甲,似乎愈来愈艳丽了……
那是2020年10月25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花山岭下,涟源曹家村老农活动中心里的晚晴广场上,临时搭建了一个大舞台,舞台前面整整齐齐摆了数百条轻巧的塑料凳子。虚席以待,准备迎接前来参加活动、观看节目的村民。广场两则,一字形摆开一个个红色的帐篷,每一个帐篷里的桌子前,都有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有不同的分工,有医生的义诊台,有科技人员、法律工作者的咨询台,有铺开宣纸义务为村民写对联、作画的书画家,有……还有一摞一摞的图书、大米、食油等各种慰问物资,堆放在舞台上了。
这是娄底市慈善志愿者协会组织企业、机关、爱心人士,在此开展公益慈善志愿服务“十送乡村”活动,以送法律、送医疗、送文艺、送关爱、送科普、送安全、送图书、送环保、送家教、送对联为主要内容,慰问关怀村里的高龄老人和困难家庭,同时也给当地村民群众送来了知识和欢乐。
此时此刻,曹家村,以及周边的几个村的村民,陆陆续续地往广场走来了。不大一会,空旷的广场,便人山人海了。一个个红马甲,闪动在这些人群中间,十分的亮眼。
穿红马甲的,多是帅哥靓妹。但也有年过花甲、岁愈古稀的老者。多位还是从主政一方的地、厅级领导岗位退下来的老领导。他们因善携手,因爱结缘,因高尚的志趣走到了一起。这个协会的会长,是我当年在煤矿的工友朱鹏涛。老朱今年已七十又三了。他曾任《娄底日报》副总编辑、娄底市地方志办主任、娄底市科协党组书记、娄底市政府副秘书长兼驻京办主任等职务。他有一个完美的家庭,爱人是他的同学,已从处级领导岗位退休。女儿、女婿事业有成。在北京为他和老伴购置了宽敞的住宅,把他们的晚年生活,安排得周周到到。劳累一生,他是该含饴弄孙享享天伦之乐了。然而,他是一个终日激情如火的人,是一个不怕麻烦别人也不怕被别人麻烦的人。说他不怕被别人麻烦,谁有难事找他,他总是热情如火地接招,千方百计地为你去解难排忧,送你一片温暖。说他不怕麻烦别人,他总是为弱势群体,为底层群众,厚着脸皮找政府这个那个部门,求这个那个企业、社会团体,收集各方爱心,聚集各种温暖,送向需要的人群……他把自己生命的“余热”,全部用去温暖别人了。全身心地投入到志愿者事业中。为了组织这次活动,几个月前,他就四路子跑,找民政局,找扶贫办,找科协,找宣传文化部门,找爱心企业,又频频与曹家村党支书联系,摸底村里最困难的农户,了解全村80岁、90岁以上的老人的数字。他张罗着给老人准备些什么,筹划着给最困难的农户送上些什么……这次活动,他们向贫困户、残疾人家庭、高龄老人送去他们募集来的3.8万元现金和物资,4000多册图书。他这是在搭桥,搭起一座党和政府与底层群众的连心的桥。他这是在修路,修一条将全社会的关爱送达群众心头的路。我们社会的正能量,不就是在这种搭桥修路中,昂扬向上!
舞台上,慈善志愿者协会艺术团的演出开始了。台下,已是人山人海。演出高潮叠起,人群里不时爆发出开心的笑声……此时此刻,人在笑,山在笑,田野在笑,整个山村在笑……这是山村里最欢乐的节日啊!
2013年9月,正在北京与女儿一家生活的朱鹏涛,接到市里原主要领导的电话,市里准备筹建慈善志愿者协会,希望他出马。他本就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听说有事要他去做,二话没说,一口应承,立即离京返回娄底。那些天,他进机关、厂矿、学校、社会团体游说、鼓动。他用自己火一般的热情,感染着一个一个乐意为社会献出爱心的人。3个月里,他就发展了128个分会,登记的志愿者竟达12800多人。
队伍拉起来了,更要把活动搞起来。活动是社会组织的生命。没有活动,图个虚名,那就不如不搞。他在任何岗位上,都会千方百计把自己主导的事做得最好。如今,一支一万多人的志愿者队伍集结起来了。一定要想办法让每个人都动起来,一定要使协会经常有动静,有声色。他全身心扑在策划、组织协会的活动中。建会7年多来,他带领这支队伍,每逢“学雷锋日”“中华慈善日”“国际志愿者日”,他都会开展出彩出新的活动。于是,“向抗战老兵致敬”“小区盛开文明花”“向环卫工人致敬”“十送关爱到乡村”“保护母亲河——涟水河净滩活动”“城市道口文明劝导”……每次都会带动数百人参加。2015年2月14日,正是春节的时候,他们协会与湖南卫视联手,别开生面地策划了一场“穷娃盼过年——面对面捐助100名乡村贫困学童”的大型公益慈善活动。那天,市一中体育馆上,人山人海。许多爱心人士纷纷参与,现场募集善款407.84万元。7年里,他们志愿者协会关爱弱势群体群众1.5万多人,组织捐献米油棉被等物资380多万元,现金1400多万元。他们这群红马甲,为娄底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们的付出,理所当然地赢得了人们的尊敬。朱鹏涛和他率领的娄底市慈善志愿者协会,年年捧回荣誉。他先后被评为全市、全省、全国最美志愿者。他率领的娄底市慈善志愿者协会,也先后获得全省、全国最佳志愿者服务组织荣誉称号。前不久,一顶“湖南好人”的桂冠,又戴到了他的头上。
春夏秋冬,在娄底市区的大街小巷,在娄底乡间的村村寨寨,人们总能见到闪动的红马甲。那是娄底城乡最靓丽的风景!(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