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1年06月03日> > 第9版 > 新闻内容
传承精神 砥砺品德 娄底市市场监管局赴许光达故居等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侧记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03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5月27日,娄底市市场监管局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成员、16个党支部书记一行30多人,去长沙,走进许光达故居、湖南辛亥革命人物纪念馆、黄兴故居、隆平水稻博物馆,现场接受党史教育,传承红色精神,砥砺崇高品德。此前一天,局党组中心组紧紧围绕“学史崇德”进行了认真研讨。理论研讨与现场教学的鲜活形式,让大家深感获益匪浅。

  学习许光达的“三让”精神

  是日上午,大家首先来到位于长沙县黄兴镇的许光达故居。

  在许光达故居前坪,大家庄严地举起右手,在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康菊华带领下,面对鲜红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每个人神情是如此专注,仿佛回到了当年入党宣誓的时光,心灵再一次受到了洗礼。

  走进故居,迎面是一块偌大的让衔碑,碑上刻写着毛泽东主席当年对许光达的赞语:“五百年前,大将徐达,二度平西,智勇冠中州;五百年后,大将许光达,几番让衔,英名天下扬。”反复吟诵那饱含深情的赞语、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三让”精神和崇高风范,大家久久不肯离去。

  在许光达纪念馆,大家又通过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篇篇文献资料,重温了许光达光辉的一生,看到了一个湖南少年一步步成长为优秀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睹物思人,无限敬仰之情在大家心中油然而生。

  感受民主革命家的英雄气

  “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短短14个字,写尽了湖南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道出了湖南人近代以来在中国历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大家参观湖南辛亥革命人物纪念馆和黄兴故居后最强烈的感受。

  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清皇朝的封建统治。黄兴,作为辛亥革命时期的先驱和领袖,更是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胸怀和胆量。在他的影响下,一大批湖南人纷纷走上民主革命道路。

  看到那写满了几百位湖南辛亥革命人物名字的榜单、面对湖南辛亥革命人物浮雕墙,大家心灵受到了极大震撼。中国能有今天的繁荣昌盛、中国人民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因为有一代又一代包括三湘儿女在内的无数炎黄子孙的前赴后继、英勇奋斗。

  大家为自己是湖南人且生长在新时代,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做一粒好种子

  是日下午,大家马不停蹄来到位于长沙市芙蓉区的隆平水稻博物馆。此时距离“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逝世刚刚过去5天。

  一粒稻子济苍生。袁隆平穷尽一生,扎根田野,研究出杂交水稻并不断改良,使中国粮食亩产量翻了几番,彻底解决了中国几千年未能解决的饥饿问题,为中国乃至世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隆平水稻博物馆大厅,大家首先向袁隆平铜像敬献花篮,默哀三鞠躬。随后,怀着十分崇敬之心,参观了2019年9月建成开放、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个大型水稻博物馆——隆平水稻博物馆,真实了解水稻的悠久发展历史,亲身感知袁隆平等农业科学家不知疲倦的奋斗精神。

  袁隆平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参观完博物馆,很多人心中早已播下了一粒粒种子,那是为市场监管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精神的种子。

  一天的时间很短,但大家感到收获很大,很多同志纷纷写下感言。作为一名党员,应胸怀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一心一意跟党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段汉中)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