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1年06月24日> > 第6版 > 新闻内容
脱下戎装也是兵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4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贺辉正在田间技术指导)

 

  “你看,禾苗有枯鞘,说明有了二化螟,需要择晴天尽快治虫了。你所担心的僵苗现象倒是没有出现。”6月15日,在双峰县印塘乡白马村田垄里,农技员贺辉正在田边实地指导种粮大户贺稳站。这段时间,阴雨天多,贺辉也成了忙人。

  “兵哥哥”当上了农技员

  1998年,曾在空军某部服役14年的贺辉转业到印塘乡,成为一名普通的乡干部。4年后,他被安排到农技站,从此与农业技术结缘。

  “就像‘60岁学吹鼓手’,一切只能从零开始。”回忆当初,贺辉感慨地说。

  兵哥哥当农技员,可谓赶鸭子上架。但贺辉没有怨言。凭着在部队练就的蛮劲,他较上了真。

  为了能胜任工作,他虚心求教。白天跟着老农技员,深入田间地头,学会查看病虫害症状,学会防治方法;晚上,埋头自学,从《湖南农业》中吸取营养。他从微薄的工资中省下零花钱,自费购买《农作物栽培》《农作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等20多册书籍,一年内,密密麻麻作了6本笔记;他积极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各种农业技术培训,参加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园艺专业学习,系统地掌握了农作物栽培、作物遗传与育种、植物病虫害防治、农业土壤肥料、农业气象、田间试验与统计、蔬菜栽培技术等农业基础理论知识。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经过努力,贺辉逐渐成长为农技战线上的一名骨干。2007年被推上农技站长岗位,直到2020年。他的办公室基本上搬到了田间地头。

  竭力为农业、为农民服务

  “没有贺辉的指导,我恐怕很难走到今天这一步。从2008年开始,他一直当我的义务技术指导员。”贺稳站介绍,2008年,他流转村民的20多亩水田种植水稻。贺辉主动找到他,并指导他采用抛秧技术,减少人工成本。贺辉从播种、秧田管理、移栽、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全程现场指导。抛秧是一门新技术,有一次连续三场狂风暴雨,禾苗被打得东倒西歪。贺稳站准备重新耕种,打电话给贺辉。经过现场勘察后,贺辉指导他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了重新耕地、购种、育苗、抛秧造成的损失。

  有了贺辉这一主心骨,贺稳站放心了。2014年,他购买插秧机、收割机、耕整机、施肥机等40多万元农机,流转土地400多亩,先后注册成立白马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双峰县专粮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还为附近村民提供农机服务。合作社为20多人提供就业岗位。

  推广优良品种,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提供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作为一名专业农技员,贺辉竭力为农业、为农民服务。

  “今年的反季节马铃薯起垄栽培技术确实好,既减少人工成本,又能提高马铃薯的淀粉含量。”一见到贺辉,铁马山村大宗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贺归春乐津津地说。他从2008年开始,种植马铃薯、辣椒、丝瓜、茄子、南瓜、香芋等10多个品种,100多亩地。贺辉隔不了几天就来指导,推广设施农业,采用膜下滴灌的节水灌溉,推广生物农药,指导农产品深加工。现在,贺归春的蔬菜生产搞得风生水起,实现产、供、销一条龙,还在县城和娄底等地设有直销店。

  种粮大户的指导员

  来到湄水桥村,贺利红正在整地。贺辉一来,他马上从耕整机上下来,满身泥巴。作为耕种2000多亩的种粮大户,贺利红忙得不亦乐乎。

  贺利红原在长沙办精品包装厂。见到不少农田荒废,2017年,他回到家乡开始重操耕田旧业。他流转1000多亩水田。没有经验的他还停留在传统种植技术上,当年早稻因病、虫、草等关没把好,产量很低,其中有70多亩颗粒无收,亏了30多万元。贺辉知道后,主动联系他,指导他科学种田,做好整地、取沟、晒田、排水、除草等工作,把好病虫关,并且每隔三五天就去田间指导。贺利红因亏本,缺少农资,贺辉又帮他担保,赊购农药、肥料等,向他推广抛秧等新技术,当年晚稻收获40多万公斤。有了贺辉这一“保护神”,第二年,他放心扩大种植规模,在石灰堂、东风、湄水桥等村流转水田2000多亩。

  贺利红致富不忘本。他热心公益,投资1万多元修村级公路、1万多元新修机耕道,还免费为村民整地。

  在白马、梅子坳村的水稻基地,龙泉、柿心村玉米基地,大金诚、东风村高档优质稻基地,铁马山、岳家村无公害蔬菜基地……到处留有贺辉忙碌的足迹。他把创建优质、高产基地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喂,老贺,你的摩托车放在田埂边,人在田里?”在仙神寨村,贺辉远远地看到一辆红色摩托车停在田边,就打电话给车主、69岁的贺初堂。

  “贺辉是我老师。我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就找他。”贺初堂说。他耕种300多亩水田,建有家庭农场。8年来,都是贺辉给他当后盾。贺辉向他推广抛秧技术,从摆秧盘、抛秧到田间管理,都耐心指导。现在,贺老也经常被附近乡镇的种粮大户请去当指导员。

  担任站长的13年时间内,他和同事培育种植基地20多个,举办技术培训200多期,自编并免费发放资料10万余份。(谢展南)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