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MA汽车板项目全景)
(三一中兴百亿油缸项目全景)
(三一华源路机灯塔工厂压路机组装线)
(湖南石牛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全景)
为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娄底将钢铁新材和工程机械及配套产业作为发展制造业重点,打造娄底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双引擎”。7月2日,娄底举行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双引擎’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专场发布会。
2020年,全市“双引擎”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136.4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52.3%,带动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位列全省第一位。今年1至5月,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5.4%,居全省第四位,其中,“双引擎”产业实现营业收入596.2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61.2%,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26.2%。
/ 顶层设计 / 推动“双引擎”高效运转
根据园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娄底以娄底大道为中轴,联通各产业园区,建设钢铁薄板产业园、三一娄底产业园,引导园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着力构建“轴带引领、核心驱动、园区联动”的“双引擎”产业发展格局。
围绕“双引擎”产业发展,娄底出台实施意见,明确“双引擎”建设的指导思想、方法路径、主要任务;成立“双引擎”建设综合协调工作专班,由市委书记、市长任总召集人,同步建立联席会议、专班例会等6项工作制度,打出“双引擎”产业发展“组合拳”,形成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娄底按照“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思路,建立清单式项目台账,对“双引擎”重大项目实施一旬一调度、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讲评、半年一观摩、一年一考核;对新签约的“双引擎”重大项目,实行容缺审批机制,按照边设计、边施工、边办理手续的办法,确保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2020年以来,娄底“双引擎”项目有61个开工建设、19个竣工投产、45个成功签约、22个正在洽谈。
/ 提质升级 / 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力
在创新服务上,娄底编制“双引擎”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图,发布产业发展关键核心共性技术清单;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鼓励企业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建成华菱涟钢云数据中心、信息系统升级改造项目以及三一路机和中兴液压两个“灯塔工厂”。
在人才引进上,娄底出台《娄底市关于加强重点优势产业链人才支撑的若干措施》等,从政策和资金上优先落实“双引擎”企业高层次人才的有关待遇;建立重点企业人才需求目录,举办“双引擎”产业招才引智专场活动。
在平台搭建上,娄底加快推进研发创新、工业设计、检验检测等核心领域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成7个国家级创新平台,43个省部级创新载体和2个省级技术中心,促成华菱涟钢-华为-东北大学共建钢铁全流程智能制造联合创新中心,成功引进“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华中分中心”,全力打造“政产学研用”等要素深度融合的“双引擎”产业科技创新体系。
/ 靶向招商 / 激发产业发展内生力
紧扣产业发展方向,娄底按照强“优势”、补“短板”、盘“存量”、促“整合”的原则,发布“双引擎”产业全景图和招商指南,建立产业链上下游招商项目库和招商企业目标库,进一步规范招商项目范围、政策和工作流程。
围绕涟钢、三一等核心龙头企业,娄底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先后赴京津冀等地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敲门招商;借助“沪洽周”“湘博会”等招商引资平台和线上线下招商活动,谋划引进一大批“双引擎”产业链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2020年以来,娄底引入45个1亿元以上的“双引擎”产业项目,总投资达290.6亿元。
娄底着力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一件事一次办”;严格落实减税降费等各项惠企政策,为“双引擎”产业发展减负松绑;帮助企业做好财税、金融、社保等多方面政策的内联外接,确保项目引得来、留得住、做得好。
/ 要素保障 / 强化产业项目支撑力
在财政金融支持上,娄底设立华菱产业投资基金,用于参股支持“双引擎”产业优质龙头企业和企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增设“双引擎”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纳入财政预算,支持重大项目建设贷款贴息、税收奖补和招商引资;争取重大产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级笼子,不断为“双引擎”产业发展注入活水。
在土地保障上,娄底积极做好园区规划调扩工作,新增工业规划用地12000亩,加大土地审批、拆迁、平整力度,为“双引擎”项目尽快落地见效提供有力支撑。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娄底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配套,政府投资建设与引入民间资金建设相结合,加快推进园区路网、供排水管网、供热供气管网和污水管网体系建设,大力推进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数字经济等新业态发展。(李赛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