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1年07月22日> > 第14版 > 新闻内容
沉重的话题轻松地说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22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 曾热情

  鲁迅先生曾在他的《立论》中说到这么一件事:一户人家生了一个男孩,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自然是想得到一点好兆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当官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恭维。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番大家合力的痛打……虽然说真话的是实情,但不受善待,说假话的是蒙人,但却中听。毛主席说过,人总是要死的。司马迁也说过,人固有一死。但现实中人们总是忌讳一个“死”字。即便是死了,也要找一个好听的词来代替。如古代帝王之死叫“驾崩”,和尚的死叫“圆寂”,诸侯的死叫“薨(hong)”,一般官员死称“逝”,士死曰“不禄”,有官职、有名望的死曰“卒(zu)”。老人的死叫“仙逝”,英雄的死叫“牺牲”,朋友的死叫“永别”,伟人的死叫“巨星陨落”,等等不一而足。我查过一些资料,关于“死”的说法有数百种,对不同的人的死有不同的说法。

  中国人不仅忌讳“死”字,就连与此谐音的4都忌讳。有些人的手机号码不喜欢有4,车牌号码不喜欢有4,就连电梯里的4楼也不用4,而用3A或别的号码代替。近几十年,数字“4”因为发音的问题,人们把“四”与“死”相联系,所以生活中大家对“4”唯恐避之不及。久而久之,“4”成了一种心理形象与暗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一种特定的符号,能避则避,能绕则绕。忌讳数字4作为一种中文特有的文化现象也漂洋过海,影响到其他国家了。

  中国人为什么如此忌讳数字4?一对中国夫妇在某国想买一套价格较便宜的四卧室房子,因房子地址里含有数字“4”,买家不喜欢。理由是,无论是中国的普通话还是粤语,“4”的发音都接近“死”字。华人买家出于迷信考虑,就避开地址含有“4”的房子而放弃。其实,“8”与“罢(ba)”的发音不是更近嘛?就是“完了,停了”的意思,人们却视为福字,认为是“发”而大加追捧。为了手机或车牌号码带一连串的“8”字而不惜重金,也太“自愚自乐”了吧!而真正与我们密切相关且寓意吉祥的数字“四(4)”,竟被人们当作洪水猛兽,谈之色变,避尤不及。

  数字“四”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相反是招人喜爱的。如老北京的“四合院”;老舍名著《四世同堂》;古籍中的《四书》《四库全书》;人们送礼讲究送四样,图个四平八稳;做生意讲究个四通八达;描述好的气候环境说四季如春;恭喜的吉语叫四季发财;说一个人走南闯北干大事叫纵横四海;乐谱中的“1234”不就是“多来米发”吗?

  不管有什么样的忌讳,客观存在的事实却不能改变。人们终将面对这样一个忌讳的事实。百年尽头去何方?总要寻找安静的归宿。生来无影,去而无踪,“三长两短”八百斤,“荒冢一堆草没了”。也许今天安息此地,明天因土地开发魂难归故里,白骨还遭瞎折腾,入土不安!生态安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树葬、海葬、深埋、格位存放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使安葬活动能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何乐而不为?

  2019年清明节,市民政部门在娄星广场举行了一场“生态葬,节资源、护环境”的宣传动员大会。我动员了90多岁的向老、80多岁的杨老和陈老参加了此次的活动,并毅然登台发言表示坚决拥护政府的号召,同时庄严签名承诺。事实证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是减轻家属负担,保障基本安葬需求的重要途径;是移风易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造福当代和子孙后代的必然要求。

  回到现实,新冠疫情让全世界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亿8千多万人感染,死亡人数超过400万。那些死者不要说得到厚葬,就连与亲人见最后一面的机会都没有。想想这些,我们活着就是幸福,对于身后的事不要太纠结,一切听其自然。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