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调研组在体育中心调研)
□ 娄底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主任 刘涛
娄底市体育中心建成于2011年,是一座集体育比赛、运动训练、全民健身、会展博览、文艺汇演、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体育中心,是娄底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建筑。体育中心地处娄底主城区东北部,占地面积430亩,建筑面积91360平方米,总投资11.6亿元,建筑规模恢弘壮观,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绿化覆盖连体成荫,文化气息清馨浓郁,配套服务设施齐全。中心的主体建筑包括一场(主体育场)、四馆(体育馆、游泳馆、综合馆、乒乓球馆)、一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一公园(体育公园),以及室外篮球场、网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和健身路径区等健身场所。
该中心2014年全面实施免费低收费开放。中心免低开放工作在2016、2017年获湖南省体育局通报表扬,2018年在全省体育局长会上作经验介绍,同年荣获“湖南省十佳体育场馆”荣誉称号,2020年中心荣获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称号。2021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调研组来中心调研时,对中心免低开放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并将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勇于创新、锐意进取、以免低开放为抓手,倾力打造全国一流的体育公共服务品牌。
高位推动 迅速统一思想认识
国家财政部和体育总局下发《关于推进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后,我们充分认识到这是转变体育部门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实现体育惠民的重要举措,必须把免低开放工作作为体育惠民、做好体育公共服务的首要工作来抓。原娄底市体育局党组和现市文旅广体局党组三次专题研究免费开放工作,对经费、人员保障予以支持;娄底市财政局三次派员到中心来调研免费开放工作,对中央补助资金全部投入免费开放,对中心的非税收入予以全额返回。通过积极汇报协调,免费低收费开放工作上升到政府工作层面,形成了政府主导、体育行政部门主管、财政部门支持、体育中心具体执行的工作格局。
全方位开放 破解场馆利用难题
按照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部颁发的《关于推进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的通知》文件要求,市体育中心在免低开放上态度坚决、行动迅速、在较短时间内确立了“开放范围要更加宽,开放项目要更加多、开放服务要更加好”的“三更加”指导思想,对所管辖的场馆在免低开放上坚决做到无死角、无禁区、顶格开放。从2014年6月开始,先后对体育馆、游泳馆、乒乓球馆、体育场、体育公园、室外足球场、室外篮球场等所有场馆实行免费低收费开放,通过开放极大地提高了场馆的利用率,每年吸引前来健身休闲的市民超过100万人次。近年来,健身人群更是出现井喷式增长,2019年健身休闲人群突破260万人次,2020年突破300万人次。
大力度投入 全面升级硬件设施
六年来,市体育中心始终站在更好地做好免低开放、更好地服务市民群众的角度,在场馆建设上做好“锦上添花”和“见缝插针”两篇文章。“锦上添花”就是这几年我们将体育馆副馆、游泳馆二楼、室外篮球场进行了全方位提质改造。此外对公园内绿化全面升级,新增广场休闲椅60条,体育公园的园林绿化得到了整体改观。近年来对中心的景观照明系统全方位维护更新,打造中心新的夜景。“见缝插针”就是场馆和室外空地只要有合适的空间,我们就建成小型场馆和运动空间,或安装健身器材,这些新增场馆、设施全部免费或低收费向市民开放。
精细化管理 做足场馆服务文章
近年来市体育中心坚持抓管理靠服务,以服务强管理,不断在提高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切实提升服务质量,让群众在休闲健身中有更多的获得感、更高的满意度。提升服务水平:对参与免费低收费开放工作的员工进行经常性业务培训,不断提升服务技能和水平。完善服务设施:在体育馆、体育场、游泳馆等场馆设立6个服务台,免费为群众提供开水、医药箱等物品,为市民健身提供贴心服务。组建服务队伍:自2015年11月开始,以体育中心干部职工、物业公司为班底,吸纳市内健身运动协会、团体和园区企业员工,组建了一支156人的志愿服务队伍。创新服务模式:2018年底,建设了一个50多平方米的高标准志愿服务站,常态化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工作,同年被评为2018年娄底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多元化融合 打造一流产业园区
市体育中心在做好体育公共服务的同时,大力发展园区产业,坚持文、旅、体多元深度融合,在产业定位上,把打造高品质体育文化产业创意园作为最终的发展方向,公共服务与产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一是积极培育和支持赛事经济。中心每年参与主办或承办、协办各类赛事活动60到80场次,在场地保障、物业服务、水电卫生等方面予以支持,积极培育赛事经济,多个赛事已成为娄底市乃至全省的品牌赛事,赛事活动从另一个层面推动了全民健身以及体育公共服务的发展。二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截至2020年12月,中心园区成功招商引进体育、文化产业企业30多家,如茵浪体育、海牛体育、禅逸瑜伽、龙腾体育、纵野户外、捷安特、娄底国旅、众和传媒等,目前这些企业发展态势良好。三是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紧跟市场趋势和时尚潮流,培育了房车俱乐部、机器人俱乐部、无人机俱乐部、网红直播机构等新兴产业,吸引时尚达人集聚中心。四是推动“体育+文化”融合发展。近几年来,我们为各类赛事活动赠送书法作品1600多幅。同时,在体育公园举行樱花艺术节,组织开展中秋诗歌朗诵会等活动。在体育馆内创办“动吧”美术馆并举办多场书法美术摄影展览,宣传本土文化,推动文化消费。体育中心已渗透出浓郁的文化与艺术气息,为广大市民提供了多元的体育文化需求。
多平台宣传 扩大免低开放影响度和参与度
免费低收费开放工作是一项政策强、普惠老百姓的民心工作,我们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平台和宣传手段,不断扩大免低开放影响度,吸引了更多市民的参与,惠及更多老百姓。一是在体育公园安装了20多块广告牌长期宣传免低工作,2016年在长韶娄高速公路树立了大型宣传牌。二是与市内各大媒体深度合作,既公布免费低收费活动方案又跟踪报道免费低收费系列活动。三是将场馆免费开放方案以文件形式发送至市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中心城区各居委会和社区,在体制内单位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四是编印了两万份娄底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免费开放工作服务指南,利用在体育中心举办的各种赛事、活动派发到活动参与者。五是充分利用中心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
娄底市体育中心开放运营十年来,取得了点滴成绩,同时也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如场馆设施日趋老化、维修任务重、产业发展思路窄、公共服务水平整体不高、专业人才短缺等,都需要我们拿出勇气与魄力,更需要情怀与担当来一一破解。接下来,我们将以体育中心提质升级为契机,把牢做好免低开放、公共服务这个总抓手,切实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全力将体育中心打造成全民健身大舞台、体育产业示范区、竞技体育角逐场、城市形象新地标。让这座体育综合服务体更有活力、焕发出更加迷人的风采,为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全市人民的身心健康作出我们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