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退休回乡后,建农家书屋、写村级简史、关爱留守儿童、温暖空巢老人,努力改变家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的现状,用坚守躬耕乡村,用奉献润物无声。他就是湖南好人——双峰县洪山殿镇桃林村人龙福春。
在洪山殿镇桃林村龙福春的农家书屋里,老人正在教村上小朋友练习毛笔字。龙福春手把手耐心教他们握笔、运笔。在洪山小学读三年级的留守儿童龙如意是龙福春书屋的“常客”,暑假里,她基本每天都在这练字、看书,书屋为她打开了一扇光亮的窗户。
龙福春说,自退休回到家乡洪山殿镇桃林村,看到村里一些留守儿童自控能力差且缺乏父母管教,沉迷于上网打游戏,于是他便拿出积蓄,从零开始在自家筹办起农家书屋。从2002年创办农家书屋并建立青少年教育活动中心,经过近20年积累,龙福春的农家书屋配备了5间图书室、2间阅览室,累计图书16000余册,报刊5000多种,青少年教育活动中心配备了乒乓球、羽毛球、跳绳等文体器材,成为村民的“精神粮食仓库”。退休后的龙福春还延续着爱学习、爱调研的习惯,他历时2年多时间下村组走访、调查、研究、主笔,编写了双峰县第一部村级简史,近万字的《洪山殿镇新边村简史》,2017年又为桃林村撰写村级简史,这些简史是整个双峰县第一部(村级)简史,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村上在辖制演变、经济社会发展、三个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珍贵历史文献资料。桃林村村支书龙清明说,龙福春退休回村后总是不图回报默默奉献,做有益于村民的好事、善事。每年龙福春都组织“三八”妇女节、九九重阳节、六一儿童节活动,每个活动上都要宣讲家教家风,国家法律政策知识,对村上的风气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今年74岁的龙福春先后获评“湖南好人”、市文明家庭、市道德模范。面对荣誉,龙福春说,这是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尽自己的能力为当地的村民创造一个学习的良好环境,自己也得到了学习和提高,也为建设新农村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曾礼 杨炜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