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1年08月05日> > 第13版 > 新闻内容
刘沛:娄底文化版图的“拓荒牛”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05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雅的艺术是什么?是电影还是歌剧?是合唱还是交响乐?

 

  娄底这座年轻城市能不能拥有高雅艺术?资金不足?人才匮乏?

  刘沛,一头在娄底文化版图上耕耘了数十年的“拓荒牛”,用敢想敢干的精神,为娄底拍了第一部本土电影;为娄底组建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交响乐团;为娄底推出了一部部音乐会版歌剧……

  6月24日晚上8点,娄底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音乐会版歌剧《洪湖赤卫队》首演在娄底市星星影剧院拉开帷幕。该剧集交响乐、合唱、歌剧表演为一体,规模弘大,气势恢宏,光演员就达180人,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深得观众喜爱。这,成为我市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歌剧在掌声和赞誉中落幕时,一个62岁的老同志默默地站在台下,与台上的演员们一同享受着最幸福的时光……他就是《洪湖赤卫队》的执行总监,娄底市大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娄底市交响乐团团长、娄底市金音合唱团团长——刘沛。

  编剧、导演、制片人、作词、作曲、合唱团长、交响乐团长、艺术总监……刘沛的身份标签令人眼花缭乱,但无一不与文化挂钩。从涟源到娄底,刘沛与娄底文化事业发展相伴相行,为娄底文化发展添砖加瓦;从电影到歌剧,刘沛一路敢想敢干敢闯,为娄底文化版图开拓了一块块新的领域。

  触电:涟源第一部本土电影的诞生

  “我决定拍一部本土禁毒电影。”2006年,还在涟源市文化局工作的刘沛向众人抛出了一个惊人的想法。那一刻,空气似乎都安静了,得知刘沛想法的人都震惊了。

  “当年,受组织委托,我负责在涟源搞一个禁毒宣传教育基地。事后觉得,光靠禁毒图片展,受众太少,宣传效果并不好,就想着不如拍一部禁毒主题电影。”刘沛的脑海里被“拍电影”的想法久久萦绕,最终大着胆子敲开了涟源市相关领导的办公室,说出了酝酿许久的决定。

  一石激起千层浪。涟源一个小地方,刘沛一个小小的文化局干部居然想拍电影?当时的涟源文化圈子炸开了锅。有鼓励的;有怀疑的;更多的是冷眼旁观的。“总的来说,大家都不看好我,要我打退堂鼓的人可不少。”刘沛回想起当年的情景,仍然唏嘘不已。

  知易行难。刘沛拍电影的想法得到了时任涟源市委宣传部长刘切力和涟源市常务副市长陈奉文的支持。在没有一分钱启动资金的前提下,刘沛自任制片人,从筹资到剧本创作、主创班子搭建、摄制、后期制作等,开始了涟源市第一部本土电影的艰辛创作历程。

  刘沛先后从长沙、北京请来专业编剧创作剧本,没想到却一波三折。“我们当时换了3个编剧,却总是不能达到心目中的标准。”在第三个剧本的讨论中,潇湘电影制片厂的制片主任刘国祥老师提出:“从你们的讨论意见来看,不如干脆由你们自己来创作。”这个提议让刘沛犹如醍醐灌顶,与弟弟刘东商量,由弟弟执笔,兄弟共同创作。

  为了创作出富有本土气息的真实的剧本,兄弟二人学习了大量的禁毒知识,走访吸毒人员,多次采访娄底戒毒所长,甚至在戒毒所内与戒毒人员同吃住……经过大半年时间的收集素材和体验生活,兄弟二人决定以娄底戒毒所长为原型拍摄电影,名字就叫《不需喝彩》。

  艺术来源于生活。得益于前期大量的生活体验,他们兄弟创作出的剧本得到了北京专家组的好评。随后,招导演,搭班子,选演员,找场景,开机、拍摄……这个由40多人组成的剧组有条不紊地开始了拍摄。

  62万元拍一部电影有多拮据?刘沛讲述起了当年的一个细节:为了省钱,他给剧组定了一个规矩:道具、服装、器材能借不租,能租不买,尽量把钱花在刀刃上。于是,刘沛自己家里的柜子、桌子、椅子、窗帘、床铺都贡献给了剧组……就这样精打细算着,花了40多天愣是把电影拍成了。当电影杀青时,得知内幕的人都纷纷咂舌道:“刘沛,真没想到,电影居然真被你拍成了。”

  电影杀青后,剧组没有一分钱了。为了履行合同付清演职人员的劳务,打发剧组人员愉快地回家,刘沛只好向自己的母亲求援。他母亲得知这个消息后,亲自将自己的三个存折送到涟源宾馆,解了剧组的燃眉之急。随后,刘沛又先后借来18万元赴北京进行后期剪辑,最终将这部讲述娄底本土禁毒故事的电影呈现在荧幕上。此时的电影已更名为《戒毒所长》。首映式后,时任涟源市长对刘沛如此评价:“刘沛同志是一个充满活力、有情怀、有理想、吃苦耐劳、能干实事的人。80万元能为涟源拍一部禁毒电影,确实令人难以想象,这种精神值得鼓励。”

  唱红:一鸣惊人的歌剧《江姐》

  2011年,刘沛又在娄底做了一件大事。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那一年,红色经典歌剧《江姐》大型情景演唱会在星星影剧院成功首演,两个小时的精彩演出让观众重温了解放战争期间那段峥嵘的革命岁月,唱响了娄底市庆祝建党90周年的主旋律。

  时任娄底市委书记林武对《江姐》的成功演出赞不绝口,演出结束后,特意与演出人员一一握手。彼时,刘沛作为该歌剧的主创人员之一,却选择在台下驻足,因为他觉得演出能成功就是最大的欣慰。

  谈起《江姐》的创作过程,刘沛至今仍历历在目。当时,恰逢建党90周年,拿出一点像样的东西向党献礼,成为当年考验娄底文化圈子的一道考题。

  刘沛从涟源来到娄底并未多久,一直在琢磨着创作出新的作品。再拍摄一部电影,于当时的条件来说,还不够成熟。偶然之间,创作红色歌剧《江姐》的想法开始萌芽。

  “我当时觉得江姐是一个永恒的红色经典形象,深受群众喜爱,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个形象创作好的作品,肯定可以得到大家的认可。”拍过电影的刘沛自然对传统的歌剧形式不满足了,他觉得将管弦乐、合唱、歌剧、舞蹈融为一体,演绎一部气势恢宏的《江姐》才有意义。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他找来了娄底几个大咖,有国家一级导演童晓阳,有资深指挥家袁克勤,资深作曲家刘合庄、谭建光等一批艺术名家,请他们一起出谋划策。

  “这个有点拿不准,刘沛啊,你真要搞可得准备脱层皮。”刘沛将自己的想法一说出来,个别老师表示质疑,认为短时间内以娄底的资源很难完成这样一个创意。

  面对质疑,刘沛选择迎难而上。他说,“为了排好《江姐》,我准备脱两层皮。”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无经费,他找领导、找部门、找单位、找企业,四处奔波筹措;无人员,他靠着一张嘴皮子说来了合作单位,说动了一个个艺术名家……从创意到创作到演出仅仅花了4个月时间,让红色经典歌剧《江姐》一鸣惊人。时隔多年,仍有人对当年的演出津津乐道。

  奏响:从无到有的娄底交响乐团

  “娄底市爱乐交响乐团正式改名为娄底市交响乐团。”不久前,中共娄底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委一级巡视员吴建平召开会议一锤定音,意味着娄底人也有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交响乐团,刘沛正是这个乐团的缔造者。

  “交响乐是高雅的艺术,过去,娄底人要想品尝这道艺术大餐,往往只能去长沙。”2015年11月,在美国旧金山进行文化交流暨抗战女兵谢冰莹剧本素材收集空隙,交流团一行人在讨论文化建设的课题时提出,能否组建一支娄底本土的交响乐团,即解决外请交响乐团演出费用高,不能长期满足娄底人民欣赏高雅艺术需要的问题,又能促进娄底本土文化的发展。大家觉得提议很好。

  那么,如何组建一支娄底本土的交响乐团呢?也有同志当场就提出了不同意见,毕竟娄底这座年轻的城市要想养一支交响乐团,似乎是难以想象的。刘沛却大着胆子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不如以娄底本土音乐爱好者为主,先组建一支业余的乐团试一试。既不需要财政负担,又可以培养娄底本土的音乐文化。”这个想法得到了时任中共娄底市委宣传部长、文化交流团长伍美华的支持。刘沛又开始了新的探索之路。

  “从美国回来后,我首先找合作过多年的袁克勤、徐星星等老师商量,然后四处寻访器乐爱好者,再由这些爱好者们互相推荐,东拼西凑居然也凑齐了50来个人。”刘沛回忆当时的情形,乐团的人凑齐了,乐器却成为了难题。常用的乐器可以依靠团员们自备,而一些大件乐器如定音鼓、大军鼓、弦贝司等大家都没有的又怎么办呢?刘沛便自掏腰包,前后花了十几万元,终于让交响乐团像模像样了。

  2017年12月8日,娄底市爱乐交响乐团借用娄底市花鼓戏剧团的场地正式开始排练,2018年3月2日在娄底群星剧场首演。以后乐团落户娄底市文化馆。在文化馆的支持下,坚持利用业余时间排练,并先后赴涟源、冷水江、新化和涟钢巡演。这支由娄底市业余爱好者组建的乐团,用四年演出19场的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在娄底市庆祝建党100周年音乐会版歌剧《洪湖赤卫队》首演时,观众席中株洲、常德的观众怎么也不相信,台上演出的交响乐团居然是业余的。刘沛说:“我只是坚定一个信念,困难再大,也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为党的100周年献上一份大礼。”

  如今,刘沛还在为交响乐团奔走。一方面是因为以前都是公益性演出,没有什么收入,更没有什么积蓄,每一次排练演出都是刘沛个人先垫资,团员们全凭爱好和热情参与,入不敷出成为困扰他们继续前行的障碍;另一方面,随着队员们的年龄增长,青黄不接的现象日趋严重,许多年龄较大的队员已经难以胜任演出任务了;再有就是乐团原来在文化馆的排练场地已经另建了数字文化馆,乐团没有地方排练了。为此,刘沛希望能尽快为这支娄底的交响乐团找到发展的出路,市委主要领导也纷纷表示支持,将其改名为娄底市交响乐团正是对其多年来的表现给予的最佳认可。

  “我现在已经正式退休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娄底文化事业去做一些事情。今年的《洪湖赤卫队》已成过去。接下来,我打算紧紧依靠娄底丰富的文化资源,如蚩尤文化、梅山文化、耕读文化及曾国藩、蔡和森、蔡畅等,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本土作品。”刘沛展望未来,仍是老骥伏枥。(肖鹄)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