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1年08月19日> > 第6版 > 新闻内容
环保无公害灭虫 让稻田更绿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19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哇,一大盆虫子呀!稻田里的灯光诱捕器捕杀的虫子真的多!”8月15日上午,双峰县杏子铺镇城中村的五色米稻田里,双峰县雷打石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刘科良和民工在清理灯光诱捕器中的虫子。

  七年来,刘科良沿袭传统稻田种植技术,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打造五色米拳头产品。

  8月中旬,城中村的五色米基地飘来阵阵稻香,黑黑的绿稻正在抽穗灌浆,10多个民工在田里扯稗草。合心村妇女肖冬至是刘科良聘请的合同工,她每年在合作社进行播种、插田、拔草、施肥、晒谷和打包等工作,收入30000多元。“没有打除草剂,杂草就长了很多,我们扯草都扯了五六次,没有扯净的稗草现在也抽穗了,我们天天在田里扯,怕它影响稻种的纯度。”肖冬至说。

  站在田垄上向稻田望去,白色的生物捕虫器和灯光捕虫器安插在稻田的不同位置,绿色稻浪中点缀着白色,还有民工在捕虫器下清理虫子忙碌的身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刘科良和民工把捕虫器中的虫子取出来,装进胶袋,扎住口子,防止飞蛾爬出来。然后一袋一袋地倒进盆子里,不一会,虫子就堆满了一只大盆。“每个星期我们要把捕虫器中的虫子清理出来,然后用它喂鱼。”刘科良说,他装了10盏太阳能灯光捕虫器、500盏生物捕虫器。这些捕虫器能杀死“稻飞虱”“二化螟”等飞蛾几十种,不须打农药,也能保护稻谷不受病虫伤害。

  “刘科良种植的五色米,不施化肥,采用农家肥;不打农药,采用生物和物理捕虫方法,这不仅保持了好口感好品质,也没有农药残留,特别是保护了青蛙、蛇等田间动物,保护了生态,是值得我们大力推广的绿色环保的耕作方法。”杏子铺镇农技站长曹建龙说。

  刘科良,双峰县杏子铺镇合心村人,县政协委员,他致力于原生物种常规水稻的保护与开发,所产“芙蓉心”五色糙米享誉全国。他曾在广东办厂经商,2014年春节回家时见到家乡稻田荒芜,便决心回乡创业,做乡村振兴的带头人。于是他流转各村荒地,开始种植特色产品五色糙米,传承古法种植技术,保护和开发原生物种常规水稻,培育特色产业,打造拳头产品。到目前为止,他已在欧源村、城中村等12个村流转田土5000亩,联系农户2800户,实现年产值4000多万元,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绿色、生态、环保,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我们不仅要打造绿色产品,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品质需求,而且要在绿色产业中,涌现出更多的‘刘科良’,帮助村民增收致富。”杏子铺镇党委书记王景华说。(龚合)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