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水江市锑都大厦,有位离休老干部名叫赵永丰,今年95岁。他曾跟随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从东北打到江南,还参加了解放锡矿山的战斗。最近,笔者慕名前往采访,听老人讲述当年的往事,感受他的爱国爱党之情。
从黑龙江打到冷水江,他3次荣立三等功
1926年9月,赵永丰出生在黑龙江省双城县十六区政广村,6岁时父亲亡故,母亲含辛茹苦抚养他和兄弟3人,生活异常困难。1947年5月,赵永丰报名参军,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47军160师478团3营机枪连。经短期训练后,他随部队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衡宝战役和解放锡矿山的战斗。1949年7月,他光荣入党,曾3次荣立三等功,获得解放东北纪念章、华北解放纪念章等。
锡矿山解放后,赵永丰被组织上安排到邵阳军分区15团3营机炮连任排长,参加邵阳剿匪和土地改革。从部队转业到地方,他先后在多个单位工作。后来,他在冷水江市结婚成家,生育了3个儿子。1991年9月,他从冷水江市锑都大厦光荣离休。
参加解放锡矿山之战,9名战友壮烈牺牲
据赵永丰老人回忆,1949年中秋节前夕,解放军478团渡过资江,乘着夜色进入冷水江,部队急行军至锡矿山七里江,在拂晓前打响了解放锡矿山的第一枪。
当时,国民党军队已到达锡矿山南矿区,一部分威逼羊牯岭碉堡内的伪警察带路,从杉山里直插七里江。另一部分,从南面杨家凼经月盘山,绕道到船山,占领岩鹅岭,抢占制高点,使解放军478团暴露在敌人火力之下,封锁了我军出击的道路。当时担任机枪手的赵永丰和战友抬着重机枪,在战友火力掩护下,准备向山顶冲锋,也被敌人火力压制。敌人居高临下扫射子弹,使我军陷入被动,战斗打得相当激烈。
看到重装备在半山腰受阻,3营教导员吴振宗带领战士们发起强攻,不幸壮烈牺牲。后来,赵永丰和战友们趁着烟雾发起猛攻,敌军丢下阵地仓皇逃跑。赵永丰和战友们迅速抢占制高点,集中火力朝残敌扫射,打得敌人丢盔卸甲,锡矿山获得解放,然而教导员吴振宗、9连连长吕廷轩等9位战友,却长眠在锡矿山上。其中周道贤、赵家江、陈招盛3位烈士是赵永丰的老乡,他们是同一天参军的,都是3营机枪连的战友。
不忘战友情,每年春节带领家人祭奠英灵
今年农历正月初三上午,赵永丰穿着一身老式军装,在家人陪同下,坐车来到锡矿山革命烈士陵园入口处。在家人搀扶下,他慢慢地走上台阶,来到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春节来祭奠牺牲的战友,是他每年开春的期待。孙媳妇摆好祭祀的三牲、贡果,儿子赵小金点燃三根檀香,随即三鞠躬,孙子虔诚磕头后烧钱纸,老人用颤抖的手把酒瓶稍微倾斜,让浓烈白酒不断浇湿大地。老人以酒代祭,缅怀当年参加解放锡矿山而牺牲、长眠于此的9位战友。
“安息吧,战友们!”赵永丰双眼含泪说道。在儿子的搀扶下,他沿着纪念碑的碑座洒了一圈热酒,接着说:“72年过去,祖国富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你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啊!”
年轻人要听党的话、跟党走,守好红色江山
新中国成立后,赵永丰多次到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的故居参观学习。他常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他对笔者说,此生最难忘的是解放锡矿山之战,有生之年最大的愿望就是带着全家四代十几口人,到毛泽东的家乡韶山去瞻仰伟人故居,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让下一代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他经常教育儿孙,要懂得珍惜,懂得感恩,还语重心长寄语年轻人,当年打江山不容易,现在守江山更难,你们年轻人一定要听党的话,跟党走,把红色江山守好,把祖国建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