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湖南地勘418队向涟源市自然资源局提交了“涟源市某学校地面不均匀沉降应急勘察报告”。至此,该学校地面不均匀沉降地质灾害,通过418队两个多月以来的应急调查和勘察工作,其真正原因终于已经查清。
今年8月20日,湖南地勘418队接到涟源市自然资源局的电话,称涟源市某学校一栋教学大楼西侧出现大面积的开裂,同时学校假山附近也发生裂缝。该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到学校师生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该局提请418队迅速组织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赶往现场开展应急调查,制定出详细的应急勘察方案,以查明其发生的原因及危害程度,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案。
湖南地勘418队接到请求电话后,迅速派出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分队,当天就赶往该学校进行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勘查工作自8月21日开始,采取室外作业和室内研究同时展开的方法。外业工作主要采取实测地形图、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勘探、工程物探及钻孔水文试验等方法,共完成钻孔17个,其工作量397.2米。还实施了等值反磁通瞬变电磁系统、电磁波CT法等物探工作,对17个钻孔均进行了地下水监测和钻孔抽水试验。同时还开展了1:500地形测量与航拍,对教学楼的裂缝和假山附近裂缝进行了每天两次监测。本次勘察的各项工作均按照相关规范、规程,标准进行,数据采集及时、准确、真实有效。通过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结合现场调查、访问,其结论为实验学校不均匀沉降的原因主要是区内特殊的岩土体结构、岩土不良地质作用、地下水变化的影响、人类活动、房屋基础埋深等方面的影响造成的。
根据走访调查,该学校教学大楼建成于2001年,为6层砖混结构。由于当时东侧基础采用洛阳铲挖深4米左右,正好挖到了位于硬塑状红粘土中的持力层,现地面与教学楼相对稳定,未出现裂缝等现象。西侧尽管洛阳铲挖深到了10米左右,但持力层还是处于可塑和软塑的红粘土中,使得承载力降低,造成此次建筑物基础出现了差异沉降,乃至房屋开裂;同时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勘察结果,场区内灰岩岩溶非常发育,钻孔见溶率达47%,也是造成地面不均匀沉降的重要因素;地下水的水位变化,使得承载房屋基础的红粘土受长期干湿循环的影响,土体软化物理力学性质降低,从而使房屋产生了沉降变形。
湖南地勘418队在查找出涟源某学校地面不均匀沉降所发生的原因后,立即提出了应急治理措施和防治建议,以确保该学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影响。
湖南地勘418队是承担娄底市内的地质灾害巡查,应急调查和应急处置的技术支撑单位,多年来为娄底市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发挥了应有作用。通过这一实例,笔者呼吁今后市内的各类重要项目和重要建筑物,应把好地质灾害预防关,以避免地质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刘国荣 邓才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