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1年12月02日> > 第4版 > 新闻内容
新化耋耄老人连续15年种植稻田17亩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02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只要身体行,田就会一直种下去!”这是新化县油溪乡油溪村现年85岁老人饶连山面对有人提问时常回复的一句话。年纪这么大的高龄老人,为何对种田还那么痴情呢?

  初冬时节,记者来到了油溪乡油溪村,见到饶连山老人时,老人正在用独轮车把红薯“运”到地窖去。尽管老人85岁了,但精神抖擞,头脑清晰健谈。只是80岁高龄的老伴有点“牢骚”不已:他种田,我跟着他受“罪”……

  生在资江边上的饶连山老人,从小水性好,戏称“水鸭子”。17岁时就在河里驾渔筏子,后来摇桨的风蓬船代替了渔筏子。1958年结婚后,也带着妻子在资河上,风里来,雨里去,从摇桨到机器船,老人一驾就是50年,从未去接触过家乡的田土。老人驾船期间,缘于朋友的一句话,便自费做了一只龙舟,端午节时,还请划船手参加龙舟比赛,此举可知老人有一种不服输的犟劲。

  直到八十年代末,老人才正式与田土结缘。那时起,老人一边驾船,一边耕种自家的田地。随着公路不断的修建,曾经靠水运为生的日子,逐渐被淘汰出局。因此,老人对田土看得更加“珍贵”。

  2006年,已是70多岁的饶连山老人,看到村里有一些田土没人去耕种,于是,惜地如金的老人,不顾四个儿女的反对,毅然一口气承包了17亩水田,其中有9亩用于种植水稻,8亩种植农作物。

  面积增多,年龄增大,老人对犁田耙田,已经力不从心了。头脑聪明的老人,向科技要效益。他买来耕田机,制作独轮车,驰骋田野,连续13年种植水稻和旱作物。

  老人带记者参观了他的3口地窖和一处小菜园。这地窖是老人耗费15年时间一锄一锄挖出来的,以便储藏红薯、南瓜等各种农作物。当问到今年收成时,老人高兴地告诉记者:9000余斤稻谷,8000斤红薯。“当农民不以耕种为乐,不珍惜来之不易的土地怎么行?现在国家政策好,耕田种地,自食其力,是件乐事,我只要身体好,就要把田种下去!”饶连山老人的话掷地有声。

  老人的邻居说:“老人的4个子女也搞的蛮不错,子女们常常苦劝老人休息,但他不知道享福,坚持种这么多田。”八旬老人种田的事迹,得到了油溪乡党委、政府的高度评价,今年4月份,老人被油溪乡党委、政府评为“油溪乡第二届勤劳致富模范”和“油溪乡先进种粮大户”称号,并号召全乡人民向老人学习!(王友专 彭剑峰 刘登簇)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