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如庄
昔有石板古道,南头拴着双峰定胜,北边直达湘乡洋潭大码头。跨测水处有一渡,两岸黄荆丛生,初称“黄荆渡”,不知多少年过去,“黄荆渡”被人们口头传为“洋荆渡”。此渡北岸美丽的村庄亦为洋荆村。上世纪“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时,洋荆渡旁建起了燕霄灌渠天桥,该渡自然完成了历史使命。
洋荆渡下游公里许,修了一座坝,名曰“烂坝子”。说它烂,缘来为一个美丽的传说。有年初春,八洞仙人奉玉帝旨意,前往东海邀请龙王参加宴会。归途中看时间尚早,神仙们决定辗转南岳,去湘中腹地的定胜观玩玩。八仙游过定胜镇,在观内稍作休息,仙姑就提议沿河看看湘中风景。八仙各自摘一片荷叶,放在湄水河里就漂了起来。一会儿出定胜镇,经过一个大田塅,进入测水河。只一眨眼功夫,神仙们就被一道拦河坝截住,“漂”的愉悦心情无疑受到影响。蓝釆和玩世不恭,口里连连叫道“烂坝子”。“烂坝子”即此得名,一直被人们叫到如今。
可这坝确实有点“烂”。每逢连日暴雨,上游洪水奔涌而至,交通中断,人们往来顿足。或有冒险漫水而过者,飞流湍急,战战兢兢。自建坝后不知丢了两岸人多少性命。
洋荆村一班人急民之所急,决意改渡为桥。说干就干,经过多方论证,请来专家造出规划,逐级申报有关部门,拿下渡改桥项目。省交通厅一官员问洋荆支书:是谁给你胆量,一个小村挑起如此重担?回答是“为了两岸大众”。掷地有声,斩钉截铁!于是项目顺利过关。通过考察,在原洋荆渡处建桥已意义不大,于是移址烂坝子。然单靠项目资金要修一座桥谈何容易,洋荆便携手对岸的杨联及附近相关村,共同打造“飞架”工程。经过多方努力,辛丑大桥建成,桥长125.6米,宽7.5米,载重100吨,可防百年一遇的洪水。从此三镇(永丰、走马街、梓门桥)金三角便成通途,取名为“金阳大桥”,意为金色的阳光大道。
观斯桥也,桥柱高耸,桥墩永固,巍然而立,飞架两岸;桥面宽敞,桥栏安稳,宛如虹桥卧波,恰是巨龙安澜。过斯桥也,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自此侧水两岸连为-体,交通便捷,上达县城,下连国道与高速。驻足斯桥也,风光无限,朝霞映波,夕照镀影,俯仰天地,神驰古今,近看碧水悠悠,芳草萋萋,远观白鸥翩翩,高楼林立……
架起幸福桥梁,奔向文明彼岸。荆阳桥,乃连心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