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2年02月17日> > 第19版 > 新闻内容
记忆里,年味飘香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2年02月17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忆里的年味是家、是天、是地,是父亲、是母亲、是天堂的奶奶,是身边,是眼前,是明天——是热闹非凡的。

  每逢过了小年,年的颜色、年的味道便遍布大街小巷,村野院落。不管你愿不愿意过年,年已经来了。此刻,一张内容丰富的“春节序曲” 拉开了年的大幕——大扫除、杀猪宰羊、磨豆腐、办年货、剪窗花、贴春联,家家户户都在感受辞旧迎新的欣喜与郑重。

  最初的年味是母亲带给我的。记忆深处是放鞭炮、吃年夜饭、不睡觉守岁,还有从头到脚添置的新衣裳和新鞋袜。母亲给我们四姊妹做的新鞋,其工序可不简单:糊布壳→搓麻绳→纳鞋底→上鞋面→沿边→砌鞋口→上鞋。通常我和妹妹的是花布鞋,两个弟弟的是青色灯芯绒面布鞋。最让弟弟妹妹们羡慕不已的事,就是年前父亲常常开车载我去离家50公里外的城里购置新衣裳和新书包,而我总在浓厚的节日气氛里流连忘返。现在看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在物资紧缺、工资不高的年代,足以体现了父亲对我的疼爱。

  接下来,“飘香”的年味正式来了。大年三十晚上,我们一家人吃完团圆饭便围坐在火炉边,听父亲讲他在外工作的见闻和一年来的收成以及我们四姊妹各自的学习状况,最后便是我们最期盼的环节—— “压岁钱”。可是会出现“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情况,因为压岁钱是按成绩单来给的。相对而言,我的压岁钱是多一些的。后来有了电视,有了“春晚”,父母就没再过多的关注我们的学习成绩,只是围在火炉前,谋划来年的生计(因为孩子们在一天天长大,开销也在一天天增加),看看节目,听听孩子们的打闹声,其乐融融,幸福至极。

  新年新气象。喜气洋洋的大年初一,是一个最崭新的日子。我们四姊妹穿着各色新衣,给长辈拜新年,再走村串户给邻里拜年,每到一处都会有大人们给的瓜子、糖块,直到小衣袋鼓得满满的才回家,幸福感爆棚啊!我们姐妹俩还收集各种各样的糖果纸,放在一起比较谁的最漂亮,有时还会相互交换,叠成千纸鹤,那种快乐无与伦比。

  在我的记忆里,大年初二是一种很有特色的中国风俗——回娘家。姑妈带着儿女们回来给奶奶拜年祈福,我们也同样收获满满。回门是喜,团聚是福啊!其实,“舞龙灯”“耍狮子”“花鼓戏”才是这一天的主角。传统舞龙的繁盛,源于人们对龙的崇拜信仰。人们以舞龙的形式对龙进行诠释,对龙的神性和灵气认识予以表达,也极力希冀龙的庇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色渐暗时,耍狮子、花鼓戏就粉墨登场了。在此起彼落的锣鼓声、鞭炮声中,各表演队大显身手,好不热闹,把节日气氛不断引向高潮。我们总会跟着走过几个村落,为的是看绝活表演,还有主人家的糖果。

  时光匆匆,岁月无痕。一眨眼功夫,我就到了母亲那个时候的年龄。那时候我们家是“半边户”,经济收入微薄,真不知道四姊妹的上学、衣食等琐事,父母是怎么熬过来的!父母没有多少文化,却从不怠慢岁月,花了时间,舍得出力,用勤劳的双手和生活积累的智慧一点点酿造生活的美,酿造孩子们儿时的美好回忆。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父母把紧巴巴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想想那时候,过年,真好。

  如今,总感觉“年”是到了,可“味”却不如昨天。虽然传统节日在鞭炮声中迎接着除旧迎新,但总觉得缺少了一点点什么?是表达方式不同了?在太平盛世的当下,人们似乎更喜欢简单,很多传统的习俗都省略了,其实省略的恰恰是能勾起美好记忆的仪式感。那些曾经有过的年味,在时间沙漏的指尖上慢慢流走了,但每一个家庭都应该有自己的年味,有自己的传承。让家人安逸、安全、安康,等候的年味才会温馨香甜。(李莉)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