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2年07月21日> > 第5版 > 新闻内容
种粮大户忙“双抢”:多产粮,只为一捧稻米香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21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 田间,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曳,传递着丰收的讯号。满鼻的稻香使李平根干劲十足,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切碎的秸秆从收割机尾部搅碎排出,颗粒饱满的稻谷尽收囊中。不一会儿,稻谷便堆满了拖拉机。李平根不时抓上一把稻粒,扒拉察看。

  “从永丰城南一直到毗邻石牛沿线公路的早稻,都是我的粮食生产基地。目前,我们已经进入紧张繁忙的‘双抢’战斗了。”7月15日,李平根兴致勃勃步入双峰县永丰街道璜壁堂村,穿行于他的产粮区,边走边介绍。

  “整个粮食生产基地2000多亩,横跨9个村,300多个农户,以平均260元/亩的租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今年气候多变,雨水又多,影响了农田耕作。”李平根坚毅、自信地说,“我既然选择了种田,就要好好地走下去,多种田多产粮,只为一捧稻米香,为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作贡献。”

  李平根有着一张帅气的脸庞。但谁能想到,他是一位从吸毒到种粮的转变典型呢?

  “是县禁毒委、永丰街道党工委的同志们鼓励我,鞭策我,让我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李平根说,“特别是妻子在法院判决时说过的一句话‘只要你改邪归正,仍然是我的好丈夫’,我至今记忆犹深,成为我狱中改造的支撑和动力。”

  “种田真的很辛苦,从早稻播种到机插下田,每天4台旋耕机和4台插秧机作业。2个多月里,老公每天早上5点起床,晚上10点多才回家,人累得瘦了10斤肉。”李平根的妻子说起丈夫,既爱又心痛。

  “流程无缝对接,时间不等人。”站在田埂边,李平根告诉记者,“老父亲2016年开始种了100多亩本村农户的田,虽然快70岁了,但他舍不得放弃田里的生产,直至去年我刑满释放回来,才把‘大权’移交给我,他自己当上了顾问。”

  “我去年回来,就扩大了规模,从100多亩增加到1450亩,今年又增加了550亩,达到2000亩了。现在我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全身晒得黢黑。今年的集中育秧和粮食生产,永丰街道还在基地举行了现场观摩会,表彰了我。”李平根眼里满是幸福。

  李平根根植于眼前这片土地,实现了从“传统农民”到“新时代农民”的转型,也实现了从育秧插秧、田间管理、收获仓储等水稻生产过程向智能化发展的逐步改变。他坚信,只要肯踏实付出,土地总会予以回馈,“种田虽然辛苦,但我对种田有一定的情怀,也非常热爱这个职业。”

  (周澜 胡立华 王勉)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