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段时间来,新化各乡镇扎实开展整治耕地抛荒、治理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行动,按照“稳妥、有序、讲道理、讲科学”原则,全面推进耕地恢复工作。
今年曹家镇水竹村村支两委发动农户、租用挖机持续作业,将龙虾基地原有的垅、沟进行平整改造,30余亩龙虾基地从“非粮化”池塘转变为“双季稻”良田。并积极探索种养结合模式,在保障双季稻粮食生产面积基础上,最大限度发挥农田效益。
由于受劳动力缺乏等因素制约,曹家镇白岩岭村部旁的部分农田撂荒多年,县自然资源局多次实地考察了解情况,与村支两委商量决定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方式复耕,解决农田耕种问题。目前,耕地复垦接近尾声。
“我们村里面的基本农田抛荒整治正在加紧进行中,确保在7月底完成任务,守住基本农田底线。”曹家镇白岩岭村党总支书记周先坤表示。
据了解,今年,新化县将完成9700亩耕地恢复工作。为有效遏制耕地“非农化”,管控“非粮化”,县自然资源局还将编制耕地保护专项规划,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制定年度耕地“进出平衡”总体方案,确保现有耕地一亩不少,新增耕地一亩不假,乱占耕地坚决制止。(邹畅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