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水啦,上水啦,再干也不怕哩!”8月22日,双峰县杏子铺镇五色米种粮大户刘科良新装的抽水泵把河水喷洒在干裂的稻田里,他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开心的笑了。今年夏秋天气炎热,持续高温,气温超过41度,滚烫的空气炙烤着庄稼,稻田干裂,抽穗的秧苗发黄打蔫,让刘科良心急如焚。
刘科良在十年前注册成立湖南省水府庙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用传统耕作方法种植原生态五色米,现已在10多个村流转了3000多亩稻田,年产值4000多万元,带动1200多个村民增收致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刘科良在测水村流转了100多亩稻田。邻村中兴村在测水河畔的边山抽水机埠日日夜夜在抽水抗旱,灌溉中兴、石坝、泉坝等5个村3000多亩耕地。刘科良打算到边山机埠买水灌溉,在电排水到来之前,他安排5个村民在附近的水井里打水给正在抽穗的禾苗喷洒。现在正是水稻抽穗期,田里不能缺水。他请人挑水抗旱,也是权宜之计,禾苗要保持湿润,否则会死穗绝收。
“我现在有10多个人用12台抽水机抽水抗旱,今早又买两台水泵到测水村来抽水。”刘科良说。早上五点钟多,天刚蒙蒙亮,刘科良就带着两个抽水师傅来到测水河边。他们忙着安装水泵、连接水管。正在他们忙碌时,测水村退休的党支部书记彭浪飞带着3个村民闻讯赶来,他们一起帮着安装水泵和水管。不到两小时,抽水设备安装完毕,刘科良按下开关,700米外的清清河水,沿着水管喷射到干裂的稻田里。
严重的干旱令测水村民焦虑不已,他们的稻田也己干裂,谷子正是灌浆期,不能缺水,村民每天从水渠的坑洼里,舀着浸出来的一桶桶水,喷洒在禾苗上。连续高温,浸出的水越来越少,村民白天晚上守着干枯的水渠着急。现在,抽水机把河里的清水抽到了稻田里,秧苗得到了灌溉,刘科良笑了,村民也笑了。
“刘老板,快来快来,抽水泵被文师傅扯上岸了。”一阵急促的电话打来,原来田心村抽水抗旱出现了警情。这是刘科良在田心村的看水员张师傅打过来的,看水员在水塘里给刘科良抽水抗旱,水塘承包主惜水养鱼,把抽水泵从塘里扯上岸。看水员没办法,只得打电话向刘科良报告情况。
刘科良在田心村流转了200多亩水田种植五色米,平常年份雨水充足,水库和水塘的水也很丰盈,村民承包水库水塘养鱼和农田灌溉没有冲突。今年是六十年来最干旱的年份,养鱼和灌溉的矛盾就很突出。只要刘科良把抽水泵放到水塘抽水,水塘承包主就会把水泵拖上岸。眼看着稻田干枯开裂,满口含箭等待抽穗的稻苗干萎打蔫,刘科良心急如焚。
他多次找水塘承包主交涉,但都没有效果。田心村党总支书记张灿得知情况后,迅速和村干部到水库水塘和稻田察看旱情,组织村民修复水渠,尽可能让水库放水灌溉农田,对水塘承包主耐心细致的做工作,要求村民积极支持抗旱保粮。
张灿顶着烈日,带着刘科良一个水塘一个水塘察看,他用棍子插到水塘里,实地测量水塘存水的深浅。“这个水塘还可抽2米深的水。你去抽,我守到塘边,看看谁敢把水泵拖上岸!”张灿对刘科良说。抗大旱专题屋场会后,文师傅等几个水塘承包主的思想疙瘩终于解开,他们高高兴兴与刘科良达成了抗旱灌溉协议,留一米深的鱼子水,同意抽水灌溉。一场养鱼与抗旱的矛盾就此化解,村民笑了,刘科良也笑了。
“刘老板,快来快来,芭蕉冲水库的涵管堵了,放不出水。”城中村看水员打来电话,刘科良用手在脸上刮了一把汗,顶着烈日,急急忙忙奔赴又一个抗旱战场。(周伟华 李琴章 王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