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2年09月29日> > 第19版 > 新闻内容
闲不住的母亲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29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 刘时南

 

  1957年,我的母亲出生于双峰县走马街镇金龙村,在家里排行老二。母亲身高1.62米,在那个年代算高个子,有着一双大眼睛。她20岁时嫁给我父亲,我小时候听邻居冬伯母说妈妈长得像葱一样,第一次知道“葱”可形容美丽。母亲是天底下最伟大的女人之一,她的吃苦耐劳、无私、善良等品性收获不少美誉,也潜移默化影响着儿女。

  母亲总是闲不住,整天忙忙碌碌。我们上小学时,天刚蒙蒙亮,母亲就起床做饭菜,我们吃饭的空档她洗一大家人的衣服,然后就是下地搞生产。我们放学回家基本看不到她人影,日落而归是她的日常。

  最辛苦的时节是搞双抢。下午三四点太阳正毒辣时就出去割禾苗,扮谷子时,母亲和父亲抬着扮桶(打谷机)走在前头,我们挑着空箩筐揉着眼走在后面,几百斤的扮桶压得母亲步履蹒跚、踉踉跄跄,但她坚持到田间才放下。收割完后,挑谷子回家更难。我家住在一个小山上,需爬几十级石阶梯。母亲挑着百多斤的担子,汗流浃背、气喘吁吁,衣衫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亲历了粮食到嘴的艰辛,我到现在都不忍心倾倒剩饭。

  上世纪八十年代,因为母亲的勤劳持家,一家七口人没饿过肚子。一锅长豆角、一锅冬瓜汤做蔬菜,辣酱和豆豉当咸菜,一碗白米饭,吃起来也挺香。这是1.4亩水田和几亩薄土上刨出的收成,基本是母亲一人所为。因为父亲是木工,经常在外做工,在生产上,母亲是把自己当男人来使的。母亲很能干,不仅要忙生产,还包揽了一切家务,洗衣做饭不让我们碰。我19岁去石牛乡教书时,还是个生活的巨婴。食堂里的菜难下咽,我只能慢慢学着做饭菜,经常一顿饭需要个把小时,放了油以后才发现菜没切好,手忙脚乱、狼狈不堪,最后吃烧糊菜。母亲无私,一辈子都在替子女操劳,唯一没考虑过自己。有什么好吃的都是留给我们。记得有一回煲了只老母鸡,母亲只吃了点鸡骨头,狼吞虎咽的我心想,母亲就不馋吗?母亲心疼子女和孙辈,护犊之情很浓。

  2011年,我返岗回洪山殿镇上班,1岁多的儿子由母亲带着。带到2岁时,儿子太爷爷(住东北)想看看他,儿子和外婆挥挥手告别时,我母亲哭得稀里哗啦。之后的大半年,妈妈常常因为想我儿子而偷偷抹泪,总是担心外孙吃不好睡不好。母亲不仅养育了我们5个小孩,还一手带大大妹的小孩,前几年还千里迢迢远赴珠海帮二妹带龙凤胎。我儿子上小学时,暑假基本是在老家度过的。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从没打骂过我们,只是喜欢唠叨。小时候唠叨时,我特反感,总要不耐烦回敬一句“念经了啊!莫念了行不?”现在再回老家,母亲一如既往地唠叨,我只是静静地听她说,有些什么事帮她想个主张。母亲性情好,从不和父亲吵架,包容大度之心胜过父亲。与邻和睦,勤劳持家,坚强伟大……这些温暖的秉性传给了子女,我们姐妹几个在工作和家庭中,都是让人放心、温暖的人。岁月如梭,我们过了不惑之年,母亲也老了,身体大不如前。平时回老家,我会买些她喜欢吃的或没吃过的东西,尽尽孝心。希望母亲健康长寿!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