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剑峰
近日,我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了有着“将军故里”之称的新化县圳上镇。圳上镇确实是英雄名将辈出,有原黄埔军校教育长、代校长方鼎英,华夏名将陈正湘,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原甘肃省军区副司令员方吉祚等一代又一代英雄人物,是极具特色的红色旅游教育胜地。
圳上镇地处新化县东北部,东接安化县,南邻吉庆镇,西抵白溪镇,北连大熊山林场,距新化县城53公里。行走在圳上镇的每一个角落,让您感受到新中国创建的不易。
方鼎英(1888~1976),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赴日留学,初入东京弘文学院,三十一年考入振武学校,加入同盟会。
1923年(民国12年),孙中山命湘军组织讨贼军讨伐湘督赵恒惕,方鼎英代理军长,在湘江西岸与敌军激战三十余日,终于挽回危局。旋又奉孙中山之命,平陈炯明叛乱,解广州之危。
1925年(民国14年)起,先后任黄埔军校入伍生部中将部长、教育长、代校长等职,危难时,掩护共产党人离校,保护了革命力量。
1926年,广东革命政府为打击北洋军阀发动北伐战争之时,38岁的方鼎英已是黄埔军校入伍生部中将部长、代理教育长、特别党部监察委员兵器研究处处长,负责新生的军事训练、政治教育和普通科学的补习等。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四处捕杀共产党员,致使反帝反封建的北伐战争中途夭折,同情共产党的方鼎英对此极为反感。同年9月,方鼎英离开黄埔军校,后来参与了抗战救国事业。
“九·一八”事变后,方鼎英和徐谦、朱蕴山等联合组成抗日会,联系各界人士团结抗日,秘密发行《晨曦》《怒潮》等刊物,从事救亡宣传。“七·七事变”之后,方出任第九战区地党政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抗战胜利后,方鼎英与李济深、章士钊联系,从事反内战活动,并在湖南从事和平自救迎接解放的工作,协助程潜、陈明仁和平起义。
解放后,方鼎英历任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参事室主任、司法厅厅长、湖南省第一、二、三届人大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四全国委员会委员、政协湖南省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民革湖南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1976年,在长沙逝世,终年88岁。
陈正湘(1911年~1993年12月2日),原名陈逸成。1926年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参加北伐战争。1930年9月参加南康新城兵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先后任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机枪连连长、第二营营长,第二师第五团代理团长。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荣获三等红星奖章。1934年夏任红一军团第十五师第四十五团团长。10月随中央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5年2月重任红一军团第一师第一团二营营长,9月任红军陕甘支队第一纵队第一大队副大队长,10月到达陕北后任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团长。1936年1月任第一师第一团团长。率部参加东征西征战役。1937年初入红军大学第二期学习。抗日战争初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副团长,晋察冀军区第一支队第一团团长,八路军独立第一师第一支队支队长。
1939年11月初,在黄土岭战斗中,他在第一线观察敌情,及时发现敌指挥所,并亲自指挥炮兵开炮,击毙了日军蒙疆驻屯军最高指挥官兼混成第二旅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
1940年9月任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1943年5月任第十一(平西)军分区司令员。率部参加巩固发展平西抗日根据地,进行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被选为中共七大候补代表。解放战争开始后任冀晋军区副司令员。1945年12月成立晋察冀军区第四纵队,任司令员。
1947年8月任晋察冀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员。率部参加解放华北的多次重要战役战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第一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参谋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和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3年12月2日在北京逝世。
陈树华,1926年在黄埔军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任湖南农民协会农民自卫军干训总队长,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参谋处长,参加了秋收起义,后负伤离队,失去党组织联系。在国共合作期间,其考入陆军大学第三期,逐级升为国防部史政局少将代局长,1949年任南京政府和谈代表团秘书到北平,后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
罗盛教(1931年~1952年1月2日),中共党员。1949年入伍,生前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141师侦察队文书。
罗盛教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作战,时刻准备为朝鲜人民的和平与安宁而牺牲奉献自己的一切,作战一往无前,英勇杀敌,多次立功受奖。1951年7月,罗盛教所在部队进入临津江以东的驿谷川一带阵地。一天,连队驻地附近的安大娘家茅屋被敌机炸燃,正在连队统计实力的罗盛教不顾一切冲进茅屋,救出了安大娘和她的孙子,自己被火烧成重伤。
1952年1月2日,朝鲜北部成川都石田里村少年崔莹在冰河上滑冰时,不慎压碎冰块跌进3米深的冰窟里。正在冰河上练习投弹的罗盛教听到求救声后,边跑边脱下棉衣,跳进冰窟实施救助,反复几次将崔莹推出水面,因冰层太薄都失败了,最后他潜入水下,使尽全身力气用头成功将崔莹顶出水面,救出崔莹,但自己却因体力耗尽壮烈牺牲,年仅21岁。当年他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追记特等功,并被授予“一级爱民模范”荣誉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和一级战士荣誉勋章。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将军亲自为罗盛教烈士纪念碑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
圳上镇还有方学苏、方荣华、方石波、方吉祚、刘保定等烈士和名人,地方政界精英层出不穷。
“今后,圳上镇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与安全,持续改善民生,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实施“创新转型、开放发展”战略,持续推动特色小镇又好又快发展。”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郭勇智告诉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