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届自创新歌电视大奖赛
2000年7月至9月,本报举办了“娄底人自己写歌,娄底人自己演唱”的首届自创新歌电视大奖赛。娄底40多名歌词爱好者创作了55首歌颂娄底、歌颂家乡的歌词。通过投票和比赛,活动评出了《祖国啊亲爱的祖国》《家乡一片翠竹林》等十大金曲、康晓丹等十大歌星、《天堂里的妈妈你好吗》等十首好歌、袁永忠等10名优秀歌手。
2 全市北大清华新学子面对面报告会
2005年8月13日,本报携手湖南清泉集团、湖南五江集团在娄底星星影剧院举办了全市北大清华新学子与读者面对面报告会。全市当年考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16位学子及其老师、家长同本报广大读者及学生、家长面对面,一起畅叙人生理想,交流学习经验,探讨育人之道,展望美好未来,并现场扶助贫困学子,奖励优秀学生。
报告会的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向本报索要入场券的电话都打爆了。在报告会上,安排了7名学生和2名家长发言,他们分别谈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培养教育子女的经验,很受学生、家长欢迎。在现场提问环节,场面更加火爆。这是一场真正意义的“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接触,其火热程度俨然一场明星见面会。
3 征集《孝心故事》暨评选“十大孝顺楷模”活动
为配合娄底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提高市民素质,2006年7月至11月,本报开展了征集《孝心故事》暨评选“十大孝顺楷模”活动。本报记者寻找、采访了王贤、刘茜华等20多个孝亲爱老人物的故事,其中《14岁少年扛起一个家》《背着妈妈上大学——大学生孝心感动全国》等报道影响广泛。本报还推出了《孝心大家谈》专栏,40多位社会各界人士发表了对“孝心”的看法,有的说“孝心不能等”,有的说“要孝也要顺”,有的说“多回家看看”,有的说“常回家看看还要动动手”。
通过公开投票和推选,活动评选出了“十大孝顺楷模”,并于12月28日举办了首届“十大孝顺楷模”颁奖典礼,现场洋溢浓浓的爱与感恩的氛围。
4 编印《娄底小偏方》
2012年8月,本报尝试推出了《娄底小偏方》专栏。栏目分“求方”和“献方”两大版块,旨在为读者搭建一个交流小偏方、交流健康经验的平台,提供在家防病治病的便利。栏目推出后,献方者踊跃,求方者很多,社会反响良好。2013年10月,本报将一年来的刊登的小偏方集纳成册,编印了《娄底小偏方(2013年卷)》,并在娄星广场举办了“送健康 送幸福”大型公益活动,赠送《娄底小偏方》6000余册,并免费赠阅本报广大订户。一时间,娄底兴起了索求、阅读《娄底小偏方》的热潮,到了“一书难求”的程度。
随后几年,本报加强编辑力量,将《娄底小偏方》作为报纸品牌来打造,产生了更加广泛的社会影响,并连续编印了五册《娄底小偏方》,全部免费赠送给广大订户和社会各界人士。在娄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评审中,《娄底小偏方》作为健康教育的一大亮点受到了专家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