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一个充满激情与希望的年份。这一年,一份透着油墨清香,带着新闻信念和对未来的向往的娄底广播电视报应运而生,意气风发地走进了老百姓的心里。30年筚路蓝缕,30年风尘仆仆,30年以梦为马,30年执笔为剑,这份报纸和一批批广电报人始终站在娄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沿,发现真实娄底,传播娄底故事,报道进步力量,记录火热年代,高举舆论监督之剑,激浊扬清。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30年,1500余期报纸,10950多个日日夜夜,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勇攀高峰。1995年8月,娄底广播电视报获准全国统一刊号;1997年1月7日,娄底广播电视报从四开四版扩版四开八版;1999年1月5日,《娄底广播电视报》更名为《湖南城市广播电视报——娄底广播电视》;1999年7月6日,娄底广播电视报开始彩色印刷。
我们彼此追光,一张从创刊初期的四开四版,发展成了今天的四开二十版,拥有了自己的融媒体平台,书写了一首与国与民同行、与时代共发展的壮丽诗篇。
30年来,我们活动精彩纷呈,连续9年承办娄底市少儿才艺大赛和少儿艺术节,连续三届承办“同心美丽乡村娄底行”活动,这聚焦了社会热点,弘扬了主旋律;连续7年的《两会特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受到了各级各单位的好评;连续编印了5册《娄底小偏方》,打造出了娄底人耳熟能详的品牌。
30年来,我们砥砺前行,用手中之笔创造新闻精品力作,曾荣获全国城市广播电视报优稿一等奖10个,湖南城市广播电视报优稿一等奖18个,湖南广播电视奖一等奖5个。三十年来,我们践行“四力”,用脚步丈量了娄底温度;三十年来,我们始终拥抱梦想,既接天线,又接地气;三十来,我们始终与时代同行,创作了精品,感受了变化。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党的二十大已经绘就蓝图,吹响号角。展望未来,我们已褪去浮躁,美好如斯,基石还在。今朝风日好,我们一如既往——与国运在一起,未来更可期。
我们从来坚信,发展不会终结,只会更加完善,未来需要我们去创造,去追光,去融合,去构建。新时代,新理想,我们重新再出发。
本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