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2年11月10日> > 第31版 > 新闻内容
诗情画意刘银叶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10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 安敏

 

  刘银叶画画,我始料不及;刘银叶画画,我又欣然之极。

  作家由文学转身艺术,于当下可谓“弃暗投明”,皆因文化行情所至。刘银叶写诗写得穷酸,圈子里尽人皆知。而刘银叶的画作一露脸,却给我“横空出世”的惊诧,这家伙,方寸小格里徜徉恣肆,大幅宣纸间丹青如泼,转身如此华丽!

  银叶与我同年,我在新化县文化馆做文学辅导专干时,在主编的《新化文艺》上编发了他的处女作《黎明悄悄地说……》,这首诗后来又上了《湖南日报》,铺开了他诗歌创作的路程。之后他参加了我创办的文学青年创作读书班,他们厂里来了好几个。厂子叫湖南省新化水泥厂,一听名称就是省属企业。这水泥厂有一个文学青年群,我现在还能数得出来的,就有罗併乡、尹铁光、彭共、杨鹏、尹大平、刘沐帆、兰志农、张涛、吴文浩、吴社永等一大伙。刘银叶本名刘银燕,“银叶”是我改的,第一次读他诗稿时,一句话顺口而出:银燕?不如叫银叶,不俗,新巧而精致。他就改了。以后接触频繁,新作出炉就从三十里外的厂子往城里跑,后来读书班每个周末都有活动,前后三年,交流就更多了。也看着他的诗歌一首一首地在地区和省以上报刊发表,甚是欣慰。1993年他就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在娄底算是最早期的国家级会员了。

  他的诗歌创作与他富厚的古典文学沉淀有关,李白杜甫们他张口就来,对赋体黏得更紧。诗歌的阅读市场暂淡的一段时期,他转而从古今风物、当代风流里寻求古韵新赋。他的为人,也有点“古”。一是“古色”,他身上的古色有点陈旧,并无古香,年轻的时候就是老夫子味,还留过一段日子的山羊胡,似是要营销自己的“老先生”“老学究”气质。我说我不喜欢,陈旧还可怀旧,陈腐就烂掉了,当今青年诗人,该朝气蓬勃。他红红脸,不太自然地撮起拇指与食指捏了捏,有点难舍。其实我的话说得很酸,这样的年龄说了一句老气横秋的话,本身就没有朝气。银叶却听了,下次见,下巴就干净了。他其实还是保存了文人的那一份腼腆,腼腆里延伸出第二个“古板”——他不善言辞,对人对事,喜欢就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也不会生活,更不会经营家庭。老父亲一世泥瓦匠,七老八十还在泥里水里窰里火里扮砖烧瓦。水泥厂改制下岗后,银叶有些日子呆在家里,居然在父亲的日出日落里心安理得地吟诗作赋,这不叫古板了,可斥为痴傻。当然他也在歌颂父亲:我的父亲是一个泥瓦匠/他那为生活挡风遮雨的背脊/被压弯成家乡那一条长长的路/他没有埋怨和叹息/但发火的时候/能将天上的暴雨和雷电都压到茅舍下面/让它们在砖坯上静静地喘气/一转眼我已到了做爷爷的年纪/可我仍是泥瓦匠的儿子/因我的性格也是一块有棱有角的砖瓦/和一团朴实的泥……

  严格意义上讲,刘银叶不是一个成功的诗人。原因很多,一是诗歌本身的不景气,写着写着没了驱动力。二是生活境况的现实压力,省属企业的解体与下岗,他没能适应不测风云。也打过工,到一些杂志社当个编辑甚至主编,但他的年龄与身体,经不住流浪与漂泊。这时候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使人可以不为五斗米折腰,诗歌,得折腰,“银色的诗叶”不由飘零。三是古典诗歌的生命力战胜了他新诗创作的彷徨,银叶在生活的无奈里从古典中寻到了安慰,一大批古体诗产生了,新诗在古意面前,渐渐淡去。而这个时候,艺术创作的灵感突然被触动,从诗歌到绘画,本来就有近亲因子,所谓诗情画意,画是无声诗,亦称有形诗,画意和诗情相通。

  而刘银叶这个时候弃诗攻画,是艺术创作的驱使,还是生活所迫呢?

  我宁愿相信后者。刘银叶需要面包需要牛奶,成百上千首诗都无能为力,宣纸上来点涂鸦,也许柳暗花明。走进他在娄底的那个窝居,看着他在逼仄的空间寸毫的挥洒,我才知晓他笔力的娴熟——用笔的从容,勾勒的自由,点染的精微,色彩的融和,最先出现在你面前的构图与最后呈现在你面前的意境,哪是刘银叶以往那个古板模样啊,我只能说一句,你可真是越活越有色彩了!

  银叶说,你也知道我为什么不写诗了改画画,画不难学,有点悟性,两三年便可卖钱。但作品的艺术技巧,思想深度,画者在画面上体现的国学根底,以及想要努力的知名度,便是一辈子的事了。

  到这时候我才知道,原来刘银叶是先学美术后搞文学,高中时他在学校就显露了绘画才艺,一毕业,就招工到了新化县工艺美术厂,搞墨精石的雕刻工艺。但只干了两年,学徒工,嫌工资太低,又是县属集体企业,辞了。后来县里新建省水泥厂,招工,他运气好,成了大企业的国营工人,这下血气方刚,来了诗性。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又回到“初心”,2012年重拾画笔,2015年就在北京举办了画展。当时的新闻报道标题是《诗人作家刘银叶山水画展在京开幕》,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诗心,这画作也是诗意表现。其评价云:刘银叶的山水画以文人诗意入笔,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随心所欲不逾矩。其用墨萧散与浓厚并举,意境大多恬淡悠远,三湘四水在他笔下是一种达观朴素的再现。亲临画展的故宫古书画专家常宝立先生说,刘银叶的山水画格调高,迥异于时下很多迎合市场的媚俗之作。作为一位典型的文人画家,刘银叶的章法布局,皴、檫、点、染、勾等技法娴熟,看得出,画家是下过一番功夫的。诗、书、画三者合一的才情又赋予了他画面气息浓郁的文人灵气,让观者顿生一种向往隐逸山林的闲适与清趣。

  我今天读他的画,从山山水水、枝枝蔓蔓、花鸟虫鱼、民居古风与天地灵气中,读到的依然是诗,因为我读到的是画面里的灵魂,是墨迹下的躁动,是色彩间的碰撞,是画者,也是诗人,与自然山水、人间风物的对话。《深山隐居图》《古镇月色》《山复水还》《收魂》《山郭葱茏五云起》《童谣图》等等,你不是简单地在看一幅画,而是身临其境,返璞归真,你正沿着那些笔触,回溯到生活的源头,翻检着土地的温暖,蓦然回首处,痴痴地体验地老天荒……

  想想,不论作家书画,还是画家文采,其品读的滋味,也许都有丰润而烂漫之感。文坛巨匠鲁迅与茅盾的书法,现今贾平凹等作家的字与画,艺术大腕黄永玉的长篇小说巨制《无愁河的浪荡汉子》,都是一道道不可复制的风景。诗人刘银叶画画,断不可与这些大师比肩,只是这滔滔长河边一个稚气的戏水者。但我此时却想起银叶一件事,那是茅盾先生逝世的时候,银叶跑到县里告诉我,他给北京发了唁电,五块钱。我怔了一下,心想你的唁电挤得进吗?但又被他感动,1981年的五块钱,也不便宜。

  银叶就这么痴,这么可爱。从《黎明悄悄地说……》开始,他至今一直叫我师傅,但我一直把他当兄弟。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