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全市工伤保险服务工作暨业务推进会上获悉,2021年以来,市、县市区两级工保部门统筹推进工伤保险服务事业,确保了工伤职工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今年初,我市在全省工伤保险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按照省人社厅要求,今年首次由市级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市工保服务中心积极稳妥确定工伤保险协议医疗机构。5月发出受理工伤保险协议机构资格申报通知,6月集中受理45家机构申报材料,7月组织专家和经办机构工作人员现场考核评估,9月公示拟签订协议机构名单。
2022-2023年,我市拟签订协议医疗机构36家,辅助器具配置机构2家,以确保工伤职工受伤后能及时得到救治,又保证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
同时,市工保服务中心加大工伤医疗监管力度。去年,省人社厅下发通知,要求严厉打击工伤医疗服务中欺诈骗取工伤保险基金行为。我市市县联动,全面检查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期间工伤保险医疗服务行为,完成整改退费100%。今年,人社部社保中心就开展工伤保险协议机构专项检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目前,我市已印发工作方案,正全面铺开此项工作。
全市工伤医疗服务效益和水平不断提高。工伤医疗费用得到有效遏制,2021年1-12月全市工伤医疗待遇支出占待遇总支出26.07%,今年1-8月该项支出占总支出的22.95%,环比下降3.12个百分比;配套服务环境得到改善,大多数定点医疗机构开通工伤职工抢救绿色通道,设立工伤医疗服务咨询电话,定期更新工伤保险政策宣传栏;各定点医疗机构进一步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和医疗技术准入管理,规范医务人员执业行为,提高其服务意识和技能。(邬明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