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凌晨3点,娄底市妇幼保健院PCR核酸检测实验室灯火通明,检验科主任戴珺正在进行检验报告的最后一批核验。近一周来实验室已完成23万余人次检测,一份份核酸检测报告的背后,是检验员日夜奋战、争分夺秒的辛苦成果。
走进PCR核酸检测实验室,可以看到堆放整齐的标本、高速运转的机器以及医务人员忙碌的身影。面对近期骤然暴增的核酸检测任务,检测人员昼夜不停地进行检测。“为全力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工作,我们24小时轮班在岗。有多少样本送来,我们就检测多少,直到完成任务。”戴珺说。在本轮核酸检测期间,实验室的标本数量,从常态化核酸检测期间的日最大检测量3千人次增至现在的3万人次,工作量瞬间增加了10倍。
“156混管,12单管,总数3132人,请核对。”这是当天的第21次标本交接。标本送到实验室后,检验员对每个标本逐一拆包并核对好标本和条码数,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标本才正式进入检测环节:准备试剂、加样、提取、上机扩增、手动录入样本信息到系统、上传结果……核酸检测是技术活,也是体力活。在全封闭实验区,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人容易缺氧,加上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面罩,对体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有的检测人员加样加到手指都被磨破了,但大家从不叫苦叫累;有的为了减少穿脱防护服次数,直接穿上尿不湿。在高压的工作状态下,检验科迎难而上,确立了精准检测、迅速判断、准确上报的“铁律”。
核酸检测是防疫的“前哨”。娄底市妇幼保健院担当核酸检测“尖兵”,他们坚守在离病毒最近的地方,战斗在疫情防控的后方,夜以继日,忘我工作,默默付出,践行着医者的初心与誓言。(袁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