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3年01月05日> > 第19版 > 新闻内容
锑都人的胜利山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5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 曹荣

  薄薄的冬雪覆盖了胜利山,如白絮铺满高底起伏的山坡,那些热烈颜色,历经深秋的洗礼,在白雪皑皑中若隐若现。雪飘落在山野,胜利山下姜家院,被复绿工程人工培育的、齐人高的碳汇草细长叶片拦住,旷野间便有了黑白相间,如百叶窗透出光线般的美景。

  拜访胜利山,是我搜集世界锑都锡矿山红色故事,一直就有的想法。

  在胜利山脚下,青石相嵌“回”字型的八角楼古井,已结了一层薄薄的冰,我用手轻轻地一拍,冰便迅速裂开,嘎嘎作响。用手捧起古井的水,喝一口,它还是那么甘甜,不免让我想起这古井水,曾经滋润过嘉庆年间那干枯的稻田;抬头仰望胜利山,瞬间又让我想起那延绵山间通往蓝田的石板路。1935年冬天,红军在这里打土豪分田的情景,仿佛随这一片片雪花覆盖的胜利山,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锡矿山上保留的古井屈指可数,我感叹、回味着古井的神韵。我来到“八角红楼”,屏息聆听姜雪琴女士深情讲述1949年解放锡矿山之战,她的奶奶、父亲等系列革命故事。姜雪琴女士几次声音哽咽,语速放慢……她的红色传承情怀,拨动我的心弦,让我泪湿眼眶,心灵受到震撼。

  登山序曲就这么精彩,风雪中的胜利山更加让我心潮澎湃。

  上山的路,被茅草覆盖,冰冻天气更无法辨认。安哥是一名户外徒步爱好者,又是当地人,他使尽全力踩倒冬茅草,挥舞登山杖,硬生生开劈出一条窄窄通路。

  临近仙人界,怪石林立,我不能分神去辨认,甚至不敢扫一眼酷似八仙的各种奇石,因为踩破表层冰的土壤,走上去非常打滑。

  我稍不留神,摔了一跤,双手没有撑住,鼻尖沾一撮黑油油、黏糊糊的泥,深呼吸,似乎闻到些许血腥味。这种矿山地区很少有的土壤,颜色深褐,是否与1949年10月,曾经渗透过鲜血有关!

  当我突然冒出这个想法时,耳边聚然响起嘹亮的军号,眼前有子弹带着热气在嗖嗖飞。周围枪炮留下的大大小小弹孔,因为岁月的洗礼,像一朵朵红石花盛开在雪白世界,特别让人浮想联翩。

  我有意识地身体倾前,脚步加速,想尽快离开。双脚落地更轻,担心惊动那些永不消失的灵魂。

  上到一块平地,年逾古稀的姜雪琴女士,竟然带头唱起京剧“打虎上山”,我们被她的快乐感染,一群人尽情大声唱起来“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

  接近登顶,风在耳边不停地吹,我们选择一块平地休息。安哥告诉我,现在的胜利山,当地人叫垴上。原来“垴上”是一座说是有名、其实无名的山头,它在雪峰山脉崇山峻岭中,极不显眼,比毗邻的岳家岭要略低。因为194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此山,打了一场激烈的收复之战,赶走了国民党反动军队,而被后人拥以为傲地称为“胜利山”。

  我立于山顶, 视野开阔,锑都风光尽收眼底,此刻才明白,当年那一场战争,为什么会在这里。胜利山地处南北矿区中部,东可扼蓝田至矿山主要运输道;南可封资江至矿山重要通路;西与羊牯岭上重兵把守的雕楼遥相呼应;北能钳制穿风坳至新化的古道。

  “顶峭松多瘦,崖悬石尽牢”,我没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我们几位都是年过半百的人,俯瞰刚刚建设好的温金公路,山岭之间,灵动的韵律,是一首献给百年锑都的赞歌;远眺对面山上的风力发电机,云雾中蓝天下,似美妙诱人的仙女……是啊,变化真大!亲眼目睹、亲身经历,感受到矿山环境这十年的巨大变化。

  覆绿后更美丽的锡矿山,如何搞好红色旅游?古老的锡矿山,从南至北,南区有株木山地质公园,有羊牯岭雕楼;在物华、里华有万马奔腾、玫瑰花海;北区有烈士陵园、锑都展览馆、红军长征纪念碑。如果再加上处于南北中心地段的胜利山,开发成为1949年解放锡矿山主战场遗址公园,那就更加完美。

  我们于悬崖边退后几步,各自把登山包卸下,放在一旁。迅速整理好衣着,一齐摘下帽子,听姜雪琴女士口令,抬头挺胸、双脚并拢站成一排。她的声音特别激昂“我们今天冰天雪地敬拜胜利山, 就是证明七十三年了,锑都人没有忘记烈士们!”

  风停了,空气凝固,山崀静默,只有心脏呯呯在跳的声音……把目光从远处的烈士纪念碑收回,大家低头默哀三分钟……

  太阳从头顶天空冒出,桢树上冰挂开始消融,晶莹剔透的树枝折射出一幅幅矿山美景;碳汇草与玫瑰花海那一片花仙子,暗自较着劲,看谁先甩掉身上银装,喜迎春姑娘!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