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月10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有关工作要求和相关实施办法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公示了“2022年度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作成效明显的督查激励推荐城市”名单,全国10个城市上榜,娄底榜上有名。
政策引领 集群建设有方向
2019年,娄底市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作为湖南省4个入围集群之一,成功入选第一批66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娄底抢抓政策机遇,扎实推进集群建设,高水平构建了“一个文件、一套金融产品体系、两个《规划》、三项清单、三支队伍”的工作体系。先后制定出台《娄底市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十四五”发展规划》《娄底中部地区材料谷高质量发展规划(2022-2026年)》,对新兴产业集群的空间布局、产业定位进行了全方位部署。明确构建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重要原材料“四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模式。
近年来,娄底积极践行“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将建设中部地区“材料谷”作为市“一号工程”,以产业园区为主阵地主战场,加快推进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出台了《关于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大力推动娄底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大力推进产业发展“千百十”工程工作方案》等引领性文件。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的“材料谷”建设指挥部。2022年12月,湖南省政府印发《支持娄底市先进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明确从省级层面对娄底“产业布局、创新发展、企业培育、绿色安全发展、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娄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创新为要 集群发展有动力
近年来,娄底每年投入1000万元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先进钢铁材料、先进电子陶瓷、先进复合材料等优势领域,“揭榜挂帅”攻关重大科技项目。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承担“三高四新”重大科技创新项目9项。华菱涟钢自主研发的吊臂钢解决了起重机关键材料“卡脖子”难题,湖南创一科技集成芯片电感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五江高科IC载板(芯片)封装干膜技术攻关项目纳入“卡脖子”技术清单。积极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队。建立国、省“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家、省级“小巨人”企业77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3家。
娄底着力打造全省人才副中心城市,聚焦优势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深入实施娄底人才计划,推出娄底人才新政“36条”,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使用、激励和服务保障。近两年引进高精尖紧缺人才100多名,创新团队50多个。2022年出台了《娄底市创新平台和研发投入“双倍增”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4年)》,加快高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目前全市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创新服务平台拥有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华中分中心、国家电子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锡矿山闪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等12家国家级创新服务平台,层状金属复合材料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现代农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88家省级创新服务平台,为集群发展汇聚了强大的创新动力。
优化服务 集群支持有保障
创新财政资金支持,设立娄底市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建设专项资金,加大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奖补力度。对产业集群内重大项目予以支持,对新获批国家级、省级、市级研发平台与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以及纳入国家级研发平台培育对象的企业(单位),按层级给予奖补。创新“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融资服务”模式,强化金融要素保障。出台《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措施》,设立知识产权战略推进专项资金,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创新探索、服务升级,探索设立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娄底始终坚持“营商就是赢未来”的发展理念,着力构建一流营商环境。建立娄底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先后开通娄底政策超市、金融超市、娄底营商码三大平台。全面落实项目审批“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端)受理、一网办理、一次联办、一次送达”工作要求,提供项目立项全程“帮代办”服务,主动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政府投资项目审批从法定的20个工作日承诺至5个工作日办结,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实现即办和不见面网办,项目审批总时限提速75%以上。
(肖晓轩 廖永华 朱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