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日,是世界第35个艾滋病防治日,娄底职业技术学院退休教师李翠华组织40名优秀大学生志愿者开展预防艾滋病性健康教育讲师培训,并组织开展了以“预防艾滋,从我做起”为主题的PPT大赛,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她编印了《抵御艾滋,人人有责》防艾手册10000册,每年都会举行一场《抵御艾滋,人人有责》万人签名公益宣传活动。预防艾滋病是性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李翠华在热心公益事业和青少年性教育的道路上,已走了10多年。
■ 退休教授走上公益讲台
李翠华是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一名退休教师,研究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她在教育工作岗位工作四十余年,退休前主要是从事行政工作。2010年开始组织公益志愿者团队,2011年她申请了娄底市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实验基地,后来改为青少年健康发展实践基地。组织志愿者学习传统文化,公益志愿服务,每年都会带领志愿者去光荣院、社会福利院等多家养老公寓慰问看望老人。同时会带领志愿者去孤儿院、特殊学校关爱残障小朋友。让学生志愿者在社会实践中成长,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养。她根据学生需要研发开设了《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学》《弟子规与人格修养》《<弟子规>、<大学>、<道德经>中的处世智慧》等三门公选课。并且成功申报并完成湖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三项,科技厅软科学项目两项。她这种集教学、科研、带领学生践行、写心得体会内化升华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很好,形成了独特的高校德育教学新模式。《发掘传统文化资源,构建中高职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立体化教育体系的研究和实践》项目,2017年获得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该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实践基地2016年经国家卫健委专家评审验收获得一等奖,后改名为:娄底市青少年健康发展实践基地。
2019年,李翠华退休后仍然坚持在学院继续负责娄底市青少年健康发展实践基地工作,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她为了更好地开展公益服务,同年向娄底市民政局成功申请注册了娄底市慈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公益组织,2020年组建了“你我伙伴-娄底慈爱生命健康教育讲师团”。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领导对大学生青春健康教育高度重视,给予了李翠华志愿者团队大力支持,师生员工积极参与志愿活动。从2020年至今,她免费培养儿童青少年性教育公益讲师和志愿者170余人,建立了一支“医学、心理学、特殊教育等专家+社工+志愿者”组成的生命健康教育志愿者讲师团队,三年来走进娄底市大中小学、特殊学校免费开展生命健康教育40余场,服务学生上万人。
娄底市特殊学校校长宁美嫦高度重视特殊学校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邀请李翠华老师参加她的教学研究团队。李翠华老师带领娄底慈爱性教育讲师团成员在特殊学校讲了20次课,由于学校领导重视,班主任积极配合,平时也会强调李老师上课的内容。通过李老师团队对孩子们开展性教育,使他们认识自己的隐私部位;怎么自我保护?区别隐私空间与公共空间,什么事情只能在隐私空间做?什么事情不能到公共场所做?孩子们有了很大的变化。起初,许多孩子因智力残缺,会在教室、操场随意脱衣服、随地小便,现在这些现象已经没有了。
此前,性教育并不在学校的授课计划之内,也没有可以直接搬用的课程。她们加盟了西安市光源助学公益慈善中心两个性教育项目:一个是普通青少年行教育项目和一个青春无障碍残障青少年性教育项目,为他们的性教育课程提供了技术支持。
李翠华目前是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理事,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教育委员会委员,经常与全国知名专家交流,了解性教育的前缘动态,更好地开展青少年性教育,更好地服务学校、让团队的讲课成为学校、家长、学生欢迎的青少年生命健康教育课程,主要是科普青少年全面性教育。全面性教育注重为青少年赋能,培养他们的生活技能,提升他们对于性知识的科普常识、树立健康的性道德,提升判断识别性侵害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 从“必须要做” 到情怀坚守
谈到为什么要做青少年性教育,李翠华说到:“当今社会上青少年被性侵案例实在太多了,只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上至大学、中学,下至幼儿园,女孩、甚至是男孩,这样的事情都有发生,所以生命安全教育非常重要。”
凡是未成年人被性侵,应当知情必报,知情人不上报公安机关的话也是违法的。青少年的懵懂、家长的避而不谈、学校性教育的缺乏,都让保护花蕾的苗圃空缺了一角。而青少年被性侵事件一旦发生,不仅令闻者痛心,对于当事人及其家庭的伤害更是巨大而深远的。对青少年进行基础的性健康知识教育势在必行,家庭要重视,学校要教育,社区要参与,只有大家都提高认识,懂得防患于未然,才能真正保护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青少年性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学生都需要接受性教育,每一个学校都需要有性教育老师,这需要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要,更需要家长重视,其实家长对孩子开展性教育最方便,其实就是生活技能教育,特别是特殊学校的学生这样的弱势群体,尤其需要家长对孩子进行性教育,需要得到全社会的特殊保护和重视。
再一个就是情怀与传承,李翠华虽然已退休,但是每次所教班学生聚会,她都能一一叫出每位学生的名字,私下里和同学们的关系也非常好,以人格魅力带动学生们加入志愿者团队。学生们说:“李老师,在我的求学生涯中,能遇到像你这样的好老师,真是幸运!”
■ 冷眼偏见不断 公益初心不变
李翠华在进行青少年性教育的道路上,起初也是困难重重,遭到了不少冷眼和质疑的声音。在向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推介青少年性教育课程时,总会有人担心。以往人们都是谈“性”色变,错误地认为一旦进行性教育,孩子们就会萌生出“坏心思”,只想谈恋爱而无心学习了。以为学校不教,孩子们就不会想这些事情。有些领导认为我们给孩子们讲性教育反而催生了孩子们想男女之事了,不专心学习了。面对这样的质疑,她会耐心解释,一次不行,下次再去。她的团队已经在娄底中心城区内15所学校开展了性教育课程。
她的每一场公益性教育讲座,都是为了教会孩子们如何保护好自己,树立健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恋爱观,形成良好的人格,平稳度过青春的关键时期,使人人都能参与性教育,让每一个青少年都享有全面性教育的机会。同时还很注重效果检验,授课前会做基础测验,进行问卷调查,课程结束后还会进行终极检测。
目前,李翠华组织的志愿者团队共有五十余人,成员主要由心理咨询师、医学专家、社会工作者组成。娄底中心城区各个学校内也邀请了心理学老师兼任性教育讲师。此外,李翠华也邀请了法律工作者、医生授课,同样重视引导娄底职院大学生志愿者队加入讲课。她会安排学生们进行试讲练兵磨课,一方面锻炼了学生自己,另一方面内化了性健康知识,使其能更好、更广泛地传播性知识。
长期来,李翠华老师带领志愿者们服务百姓、孝敬老人、关爱特殊人群,深受群众喜爱。她用自己大爱情怀奉献公益,成为了一种自觉行动。言及未来,李翠华说道:“下一步,我们肯定要做家长、老师的性教育讲师培训,要把性教育融入生活,帮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方便地进行性健康知识教育。”要把性教育融入到其他学科,帮助老师在讲思政课班团活动课时穿插性教育课程。使性教育无处不在,它就是生活教育。(李赛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