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爷爷,您的呼吸顺畅些了吗?一定要坚持,加油!”病房内,医护人员正在帮助康爷爷进行清醒俯卧位通气。在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一区)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治下,康爷爷身体恢复良好,如今已转入普通病房进行后续治疗。
1月3日,73岁的康爷爷因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发热、咳嗽,胸闷气促来到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经检测,康爷爷的血氧饱和度仅84%,还有脑梗病史,肺部CT显示双肺感染性病变,初步诊断为新冠病毒感染(重型)、病毒性肺炎、呼吸衰竭,情况十分危急,紧急转入重症医学科(一区)救治。
重症医学科(一区)主任、主任医师谢瑜立即上报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杨吉军,并积极组织多学科专家会诊,安排ICU专科护士24小时床旁护理。
“老人的年龄比较大,后续还检查出了脂肪肝、脑梗死后遗症、肝囊肿、单纯性肾囊肿、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很多对新冠感染有效的药物不能在他身上用,在用药方案上我们十分谨慎。”谢瑜说道。为了缓解老人的肺通气问题,经科室会诊、家属同意后,决定让康爷爷采取俯卧位通气技术进行辅助治疗。
在持续一周的俯卧位通气治疗后,康爷爷的胸闷气短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精神状态也好了起来,血氧浓度达到98%。CT显示,其肺部感染病灶也慢慢吸收。病房里其他的患者通过俯卧位通气进行治疗后,也获得了很好的疗效,增强了大家治愈疾病的信心。
“我们每天下午三点的时候,都会安排护理专班帮助患者们进行俯卧位通气,应趴尽趴,改善患者的肺通气情况。”重症医学科(一区)护士长、主管护师杨美蓉表示。“许多患者采用俯卧位通气前血氧饱和度在88%左右,坚持一段时间的俯卧位通气后,血氧饱和度能快速回到95%,甚至98%,而且这种治疗方式一些非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可以在家进行。”
(张思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