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小的时候,一家人居住在农村。那时节,农村非常贫穷,物资又十分匮乏,每年的春节来临,各家的孩子缠着父母亲,前往村口流动的爆米花师傅那里,打回一袋喷香的爆米花,这样家里准备过年的气氛就开始浓烈起来了。
那时节,每年的春节到来之时,农村千家万户供孩子吃的东西很少,除了从村里流动的爆米花师傅手上打回一袋爆米花和从走村串户的货郎担上买回一点姜糖等糖果外,就是自家炒一些芝麻、豆子、瓜子和红薯片等什么的。
我清楚地记得,小的时候,当每年春节来临之际,村里流动的爆米花师傅就来了,那时的爆米花机都很简单:一个风箱一个帆布袋一个木炭火炉,外加一个火炉上架起的爆米花铁罐。打爆米花的师傅把每家要打爆米花的大米放入铁罐中,再在铁罐的大米里投进一小匙糖精,盖上铁罐盖子。把铁罐放在火炉上转动几分钟,达到一定的火候后,爆米花师傅就会把铁罐取下来,放到那只帆布袋的口上,打开铁罐的盖子,“砰”的一声,一袋香甜酥脆的爆米花就打好了。
说出来不怕人笑话,小的时候,我的胆子很小。每当一年一度的春节到来的时候,我扯着母亲的衣角,央求她带着我去村口打爆米花,但我害怕听见爆米花机的响声,会禁不住用两只手掩住自己的耳朵,背过身去不敢看爆米花师傅开罐。
岁月如梭,青山依旧。一晃,几十年时间已经过去,每年一度的春节到来,不变的年味仍在。如今,虽然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但是我家乡每年春节来临的年味,却有越变越浓的态势。
可以说,而今每年一度的春节来临以后,我老家的城市乡村,孩子们要求父母亲打爆米花的风俗已仍然传承下来了。不过,近些年来,爆米花师傅打爆米花的器具都已升级了,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孩子们每年过年的前夕,跟随父母亲一道,打回家来的东西不光只是爆米花,还有爆米筒和棉花糖。这些爆米花、爆米筒和棉花糖,飘荡着浓香的年味,醉美了城乡,醉美了乡亲,醉美了新春!(陈青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