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朱鹏涛带领两名志愿者到洪源社区慰问捐助特困群众。(龚雅丽/摄)
“我们怀着崇高的敬意无限的深情,歌唱我们年青的榜样英雄雷锋,他短促的生命发出了不灭的光辉,他平凡的脚步走过了非凡的里程……”。六十年前的春天,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神洲大地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朱鹏涛,这位当时15岁的少年,最喜欢唱这首歌。当年,他在省重点中学邵阳市二中读高一,担任校团委黑板报《洪炉》的主编,他连续在《洪炉》上主编10期学雷锋专刊,发表校园内学雷锋的好人好事。他还参加校合唱团,在舞台上演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对着湘江唱颂歌》《神州处处活雷锋》等歌曲。岁月悠悠,六十个春秋,他不忘初心,恪守本色,坚持宣传雷锋,学习雷锋,踏着雷锋足迹走,走出了多姿多彩的人生。干一行爱一行,在每个岗位上都发扬雷锋的“螺丝钉”精神。雷锋有句名言“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朱鹏涛把它作为座右铭,抄写在笔记本上,铭刻在脑海里,落实在行动中。他当过知青、矿工、秘书,记者、编辑、党政领导干部、退休后当志愿者。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他都以雷锋为榜样,象一颗螺丝钉紧紧拧在那里,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他在绥宁县西河公社一个贫穷的山乡当知青,大年初二下田砍田墈,半夜三更茅棚守野猪,翻山越岭送公粮,披星戴月搞“双抢”,冒着生命危险扑山火,为抢救难产农妇献鲜血……,三次被评为全县先进下乡知青。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他在涟邵矿务局桥头河煤矿当矿工,总是下井在先,出井在后,危险艰苦的地方冲在前。1976年5月20日,矿里搞高产,他工作面扒煤8个小时,下来后已十分劳累,到主井口时又去帮助推矿车,不幸被下坡溜走的重车撞到压住受重伤。在局医院住院两个月期间,他左手吊着绷带,右腿撑着拐杖,在医院采访医护人员学雷锋的好人好事,办黑板报宣传,向矿工报投稿。著名作家谭谈(当年任矿务局新闻专干)还采写了朱鹏涛井下受伤住院期间坚持写稿宣传学雷锋的通讯稿——《他井下井上学雷锋见行动》,刊登在当年7月的《湖南日报》二版。
后来,他担任矿新闻专干,新闻频道连续三年获全局第一,81年还在全省工矿新闻报道现场经验交流会上介绍经验;担任矿宣传科长,宣传科年年被评为全局先进宣传科;担任重点工区党委书记,月月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并创造日产原煤一千吨的记录;负责筹办《娄底日报》任常务副总编,获得娄底地区第一个新闻高级职称;担任地方志办主任,从热门到冷门,从新闻到“旧闻”,他毫无怨言,仅两年时间,就组织编篡了300万字的《娄底地区志》,获得娄底市社科特等奖;担任市科协主席,组织“娄底科技千里行”,在全省科协大会上介绍经验;担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兼驻京办主任,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两年时间就在京城建好了一栋近3000平方的“娄底在北京之家”大楼。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象“雷锋走千里,好事做万件”那样助人为乐。2021年7月,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娄底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委组织“讲讲我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宣讲比赛,宣讲朱鹏涛退休不退志、坚持学雷锋,像“一团火一头牛一杆旗”一样投身引领公益慈善志愿服务感人事迹的《初心如磐耀党徽》,初赛获一等奖,决赛获特等奖。
2003年至今,他退休后负责组建市慈善志愿者协会,担任会长已十年。他弘扬雷锋助人为乐精神,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关爱弱势群体,组织帮扶平台,先后荣获全市、全省、全国最美志愿者、娄底好人、湖南好人、中国好人。2015年2月14日,朱鹏涛精心策划现场指挥的娄底市大型公益助学活动《穷娃盼过年——面对面捐助农村100个贫困学童》在娄底一中体育馆举行。这是湖南卫视支持的公益活动,当天在全省九个市州同时举行。朱鹏涛到长沙争取到了娄底主办权,又争取了市文明办、市教委、市机关工委等多个部门的大力支持,使当天的活动圆满成功,从早到晚,爱心市民络绎不绝,现场捐款现金407.84万元,获全省九个专场第一。朱鹏涛从早晨七点忙到子夜一点,送走最后一名孩子和老师后才开车回家,由于太劳累,小车碰到了马路路牙子上。
2021年4月18日,朱鹏涛组织的“十送乡村”活动在双峰县甘棠镇祠堂村举行。前一个月,他每天四处奔波,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像雷锋一样“对工作象夏天一样火热”,争取了多个单位捐助资金、物资20多万元,慰问资助70名困难村民。活动当天雨下个不停,现场参与人数近两千。他冒雨指挥,头发全被淋湿,皮鞋泡在水里,也全然不顾。在发送慰问金时,一位90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握着朱鹏涛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激动地说:“朱会长,你真是个活雷锋”。
十年来,朱鹏涛策划组织这种大型的“十送乡村社区”志愿服务活动58场,组织协会争取社会各界献爱心伸援手,关爱弱势群众2万多人次,捐助现金1700多万元,协会在他的带领下先后荣获全市、全省、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他本人共捐助困难群众50多人次,捐助金额2万多元。学习雷锋好榜样,踏着雷锋足迹走”,朱鹏涛这位年过古稀的老党员,心中永远充满阳光,充满激情,永远有诗和远方!
(唐敏 刘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