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清明,公公躺在家中的病榻上,腹胀已有3日,脑部摔伤带来的身体各个功能的衰竭,他似乎预料到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
那天,79岁的公公摔了一跤,昏迷13天后苏醒,之后又经过两次抢救、安装心脏起搏器转危为安。出院后的公公身体大不如前,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气管切开手术导致语言功能失能,两个月的胃管流汁鼻饲也使他的咀嚼功能退化。
清明节那天早晨,我护理公公时,他忽然用力推开我,我抬头看见公公盯着我。我估计他这会儿又迷糊了,便摘下口罩,他紧锁眉头盯着我看了足足有3分钟,然后在手心写下了一个“王”字后,忽然大哭起来,模样后悔、痛苦。我紧握公公的手,为他拭去泪水安慰道:“没关系,认出来就好,您会好起来的!”印象中,这是唯一一次看到公公流泪。
先生买回了公公喜欢吃的虾、蔬菜、杂粮、水果,大伯将这些洗净做熟准备打成流汁。大家在厨房里忙碌着,准备清明节的午餐,我在房里陪着公公看电视。不一会儿,公公示意我他要起床,我唤来先生一起帮公公穿戴完毕,扶着他起身,准备去阳台上晒太阳。公公则向厨房方向指了指,我俩不明所以,用轮椅推着他到厨房里,公公颤巍巍地撑着椅把,哆哆嗦嗦地站了起来。“爸,您这是想做什么?”先生问道。公公做了个炒菜的动作。“这?”我和先生对望着。公公烧得一手好菜,以前,家里的饭菜基本上都是公公做。“要不,就让你爸烧个青菜汤吧。”婆婆在旁边提议。于是,大伯在左边握住锅柄,大嫂在右边打着下手,先生蹲在后面托住公公的腰部,我和婆婆在旁边为公公助力。公公炒了两下,就气喘吁吁了,我搬来椅子让公公歇歇。公公歇一会儿,站起来再炒一会儿,一锅汤足足烧了半个小时。吃饭时,从来不吃青菜的小侄孙竟然吃了小半碗;靠胃管鼻饲的公公也在当医生的女儿的指导下,慢吞吞地吃了几口青菜,喝了几口汤;那天的汤当然被我们喝了个底朝天。
午饭后,大家准备去祭祖,公公在旁边急得抓耳挠腮,我们知道,公公很想去,但他的身体扛不住这奔波。我们出发时,公公打着手势,提醒着我们帮他在祖先坟前多多祭拜。
清明过后,公公身体每况愈下。一周后的清晨,婆婆给公公进行胃管流汁鼻饲时,公公安祥地闭上了眼睛。
公公的最后一个清明节,用他毕生的能量,把对亲人的爱,融化在一碗汤中。那汤,观之,碧绿如玉;嚼之,缠绵清香;喝之,清爽润喉;品之,温情暖心,成为我们舌尖上永不忘却的记忆,并足以让我们回味一生,思念一生!(王阿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