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16日举行的湖南省教育督导评估团对新化县楚怡工业学校的督导评估反馈会上,该校陈自求、邹红康、刘江国等三名教师上的美术示范课水墨传承文明系列之《走进富春山居图》以其政治思想站位高、艺术感染力强、课型设计精彩独特而受到专家一致好评。
4月17日下午,陈自求、邹红康两位老师接受了笔者的采访。
陈自求
邹红康
做有专业尊严的老师
陈自求,脸上总是挂着谦和的微笑,在他的话语中,你听不到“不行”二字,他的一切工作,都是超水平漂亮地完成,给人一份意外的惊喜。
邹红康,嘴唇上留着一撮“鲁迅”式的胡须,坚定的目光、少言寡语的性格也给人一种鲁迅范的印象,但一旦说到专业,他则激情洋溢、纵横捭阖。
刘江国,是毕业于中国美院的高材生,刚刚进入楚怡的后起之秀,他拜上述两位老师为师,三人结成师徒,教学上日益精进。
笔者看了他们这堂示范课的教学设计,有文有图,还有几个二维码,只要用手机一扫,有关这堂课的音像资料就到了手机上或大屏幕上,这真是一堂空中立体,又可随时回放的示范课。说是示范课,却并非刻意打造的一堂孤立的不可复制的课,而是他们平时上的系列课之一。
《富春山居图》的故事波澜曲折,因为现在的原作一半在台湾,一半在大陆,具有两岸人民盼统一的思政元素。陈自求和刘江国老师在讲故事时进行思政教育,寓教于美术历史,寓教于历史传承,寓教于喜闻乐见,将课堂的多种教育功能发挥到了淋漓尽致。
对于本次上课时使用的核心“道具”《富春山居图》,本来可以使用网络照片,简单方便,也是完全可以的。但邹老师为了让学生体验到画的质感,让画本身传递更为丰富的信息给学生,自己硬是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临摹了这幅作品,并请当地的两位书法家在画上题词,增添了这幅作品的人文气息。所以当画一上场,学生和听课的专家感到眼前一亮,十分震撼。有时一堂课,让学生终身难忘、终身受益。笔者推断,这堂课就应该是这样的。
备这样一堂课,不知要费多少心血,而他们却是一以贯之,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笔者翻开他们平时的教案,是以手写为主,都是图文并茂,并附有二维码,可以在上课时随时扫码调取相关音像图文资料。
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一点?
陈自求老师说出了他们三位的共同心声:要做有专业尊严的老师!努力把自己修炼成一束光,照亮学生,成为他们生命中的贵人!他们深深知道,学生在楚怡只有三年,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一辈子未来的走向。因此,他对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备课、上课、课后辅导都一丝不苟,精心设计。他立志当一个有专业尊严的老师,把真正有用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传授给学生。
为了让自己更称职、更专业,陈老师时时提醒自己,在大学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只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站在学科知识的最前沿,首先让自己拥有专业的尊严,才能让学生接受到专业的知识。大学时代,电脑制图基本上没有接触。参加工作后,陈老师意识到电脑制图是今后的一个方向,于是自学了PS、Flash、AE、AU等软件,能够熟练地操作运用,这使他在数字化教学方面得心应手。两位老师都积极参加省培、国培,及时让自己的知识更新换代。
陈自求和邹红康的学生有考入中国美术学院、湖南师范大学的,有的大学毕业后在澳大利亚留学,还有阳艳梁、邹倩霞、曾胜兰、雷超兰等大学毕业后来到楚怡教书,成为了他们的同事,也有的大学毕业后考上研究生,毕业后成为了大学教师。
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在采访中笔者发现,三位老师都很注重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同时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社会服务。
美术是一门社会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深入地体验社会生活。为此,陈自求经常与邹红康一起到紫鹊界、大熊山、梅山龙宫、龙湾湿地等新化县内的一些知名景点写生、采风创作,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他们还提供了一些社会化服务,为许多中小学、景区、公共宣传区画了不少墙体彩绘,起到公益宣传的作用,成为当地的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楚怡校内的一百多米墙画当然也是出自陈自求、邹红康等美术老师的手笔,为校园文化增添了精彩的篇章。
2021年,学校建设楚怡精神传承馆,陈自求、邹红康勇挑重担,根据楚怡的历史资料,组织学生根据史料换装演绎,再根据照片绘制了《战火书声》和《大地春如海,男儿国是家》两幅大型油画,这两幅现展于楚怡传承馆的作品,受到观者们的高度赞扬,认为表达了男儿国是家的楚怡精神,所有的参观者都要在这两幅画前驻足良久,不少人还要拍照留念。可是因为当时传承馆正在装修,馆内甲醛气味重,虽然两位老师是戴着口罩在馆内现场作画。但因了画了十多天,邹红康老师还是患上了肺病,吃了一个多月的中药才恢复健康。但邹老师无怨无悔。2020年疫情期间,陈自求的水彩作品参加人民水彩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慈善义卖,所得善款经湖北省青少年基金会捐给灾区。邹红康多幅作品参与市、县相关部门组织的慈善义卖活动,所得善款用于治病救人和慈善救济。
陈自求作品
邹红康作品
薄发缘于厚积
陈自求和邹红康老师的课深受学生的欢迎,得到同事、领导和专家的好评,这决不是偶然的,而是长期以来厚积的结果,有长期的厚积,才有今天的薄发。
陈自求1978年出生于新化县孟公镇,2000年毕业于怀化师专美术系美术学水彩专业,本科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美术系美术学专业。2002年调入新化县楚怡工业学校,是湖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水彩画学会会员。
出生于农村的陈自求对生他养他的梅山这片神奇的乡土,对故园有着深深的情感,他用最深的那片情感去守望自己灵魂深处的家园,守望着一辈子辛苦耕耘的父亲,一系列关于故园和父亲的作品,成为了他的高峰之作和代表之作。
我们浏览一下陈自求的成果,就可以感受他内心深处滚烫的赤子情怀。
2014年,作品《思念父亲系列一》《奉献》《思念父亲系列二》入选中国西部水彩网新人新作展;
2016年3月,作品《故园记忆》入选《首届湖南省中小学美术教师作品展》;
2017年11月,作品《静》系列等入选《中国当代水彩画精品集》第5辑;
2018年1月,作品《守望》系列一入选“彩艺先锋”2018年全国水彩画家作品展;
2019年7月,作品《守望》系列二入选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迎接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湖南省优秀作品展;
2019年9月,作品《守望》系列二入选第二届全国人民教师水彩粉画作品展;
2019年10月,作品《守望》系列一入选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湖南省教职工美术书法作品展。
邹红康1979年9月出生于新化洋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想法,让他高中毕业填报志愿时,大胆选报了遥远的石河子大学。他至今认为这是这辈子最正确的选择,新疆的特色风物激发了这个年轻学子的创作灵感。在大学期间,他的作品多次获奖。摄影作品《天山壮歌》在北大与石河子大学联合举行的校际美术作品联展中荣获二等奖,作品在北大图书馆展出;版画作品《牧归》获兵团美协三等奖;国画人物长卷《碌碌》获毕业创作展一等奖。
2004年,邹红康从石河子大学美术学专业毕业。2006年考入新化楚怡工业学校,现是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娄底青年美协理事。石河子大学是北京大学对口援助的大学,他在大学期间,积极活跃于学生社团工作,大一时与同学组建“石大沙棘书画社”担任常务副社长。
2009年,他的花鸟画作品《陶醉》在教育部高教司、职成司、中华职教社共同主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全国职业院校师生美术书法篆刻作品展”中荣获特别荣誉奖;2013年,邹红康的山水画入展娄底市美术展并获二等奖。
2014年,他的山水画《和谐家园》入展第十二届全国美术展湖南省优秀作品展;
2016年,他的国画作品《稻花香里说丰年》在湖南省首届《师说——湖南省中小学美术教师美术书法作品展》中荣获优秀奖(最高奖)。2019年,美术作品《美丽家园》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湖南省教职工美术书法作品大赛中荣获优秀奖(最高奖)。
2019年,邹红康的教学设计《石膏圆锥体几何画法》获湖南省职业技术教学协会主办的教学设计评比二等奖。
2021年,由陈自求主持、邹红康参与的省级课题《中职素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已经立项;由陈自求主持、邹红康参与的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素描基础入门》也将于2023年下半年结题。它的结题,将为中职美术素描课的视频教学提供宝贵的素材库。
没有偶然的成功,没有白费的努力。邹红康、陈自求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正是基于长期以来的日积月累。追求没有止境,他们会在艺术之路上永远昂首前行。(袁杰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