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南时提出,要“守护好一江碧水”。5年来,冷水江市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全力推进锡矿山区域环境治理。如今,百年矿山已焕发新的绿色容颜。
五一假期,锡矿山玫瑰花海景区吸引和聚集了不少游客前来赏花、拍照、打卡,尽享春日美景。
有着125年历史的锡矿山,由于长年的无序低水平开采,在带来资源财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留下了不堪重负的呻吟,造成地面沉陷、大气污染、水土流失、植被稀少、水源断绝,矿区生态满目疮痍,居住在矿区的居民纷纷搬下山去。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5年来,娄底、冷水江两级党委政府将锡矿山环境治理列为“一号重点工程”,通过关停部分涉锑企业、对重金属废渣进行处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产业转型升级等措施,将7400万吨一般固废、60万吨野外混合渣全部治理到位,二氧化硫日均浓度值降幅76.7%,地质复绿近6万亩。锑煤矿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被国家自然资源部纳入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大会上推介。如今的锡矿山,蓝天白云成为常态,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原本搬离的居民纷纷回归。
锡矿山七里江土菜馆店主杨美兰说道:“看到游客越来越多,我就想回家创业,就在家里开了个小小的农庄,来我店里吃饭的人也是络绎不绝的。”
同时,冷水江市以矿区重金属污染区为载体,运用“光伏开发+生态治理+储能”模式,建设10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打造生态绿色清洁能源基地;整合资源打造集红色、工矿、研学、生态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先后建成“万马奔腾”“百驹戏水”“玫瑰花海”等旅游景点,昔日的矿区变成了景区。
锡矿山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 阮劲松说道:“打造锑产业园区,让锑产业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持续抓好生态环境提质增效,改善人居环境,打造成生态修复示范区,地质文化基地和红色旅游文化区,让锡矿山更绿更美,不仅让本地人上矿山,更要让更多的游客来矿山。”(熊敏 刘毅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