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娄底市召开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暨十大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成灿就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进情况致发布词,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何觉星,市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罗灿,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曾文彬,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周立新分别回答记者提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小阶主持新闻发布会。
近年来,娄底政法机关围绕“建设全国营商环境优秀城市”目标,打好“整治、打击、保护、改革、服务”组合拳,扎实推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为中部地区“材料谷”建设和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优化治安环境,致力打造安商护企阵地
娄底坚持以打开路、打防并重,坚定维护政治安全,坚决打击遏制违法犯罪,做好“雷霆2023”“反诈打跨”“扫黑除恶”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结合文章,开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投诉举报渠道,重拳整治强揽工程、垄断市场、强迫交易等突出违法犯罪,集中整治严重影响企业周边环境的治安乱点,严厉打击针对企业、企业家实施的寻衅滋事、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行为,精心打造安商护企的平安高地。目前,政法机关累计查处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类刑事案件323起,刑拘422人,起诉308人,判决96案。
强化“营商环境直通车”“娄底营商码”“城市快警”等平台作用,开辟企业报警快捷通道,及时处置恶意阻工、强买强卖、强揽工程等“三强”行为,先后快速稳妥处置了三一重卡阻工案、吉星中学征地拆迁案等案件32起。
优化法治环境,着力打造利商扶企热地
全链条完善政策体系。市公安局出台服务经济发展20条,市检察院出台保障民营企业发展15条意见,市中院出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实施细则19条,市司法局出台推行柔性执法的实施意见等十余项政策措施,市委政法委联合市直政法各单位,将于近期出台《娄底市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十个必须”“十个严禁”的规定》,为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的政法支撑。
全方位推进良法善治。全面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依法、文明、谦抑、审慎执法,尽最大限度减少执法办案对企业经营的负面影响。去年以来,检察机关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专项行动,依法对涉企案件不批准逮捕33人。政法机关采取“活封活扣”、善意执行等方式,最大限度降低对被执行企业的不利影响。涟源法院办理的湖南某达公司执行案,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通过多次与申请人沟通,在被执行公司提供保证的情况下,解冻公司账户,十余处工地恢复运营,既解决了千余名农民工就业,也保障了施工任务的如期完成。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普及柔性执法,共发布从轻处罚事项205项、减轻处罚事项126项、免予处罚事项334项,让公平正义可触可感可信。
全覆盖加强执法监督。聚焦执法监督全过程,构建“五位一体”的执法司法监督体系,推动执法规范化向纵深发展。组织开展涉营商环境案件专项评查,全市共评查246件,发现执法瑕疵和问题25处,逐一进行整改,对4名政法干警给予党纪政务处分,调离执法岗位。
优化政务环境,聚力打造便商暖企福地
娄底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和司法服务。严格落实行政审批事项“四减”“四零”“四快”要求,推广交警“12123”APP和智慧车管所一站式服务,新增政务服务事项14项。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进综合服务窗口建设,实现“一网办、一次办、就近办”,在线即可完成400余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全面推进企业合规制改革,督促“患病”企业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既为企业“去已病”,又为企业“治未病”,8个企业已获省检察院审批同意开展企业合规改革。
深化诉讼服务改革,全面升级诉讼服务中心,设立涉企立案服务专门窗口,开通涉企绿色通道,对涉企案件特别标注,网上立案、跨域立案2556件,在线调解2380件,网上开庭1117件,平台送达8571次,实现立案“不打烊”,审理“云端见”,执行“不掉线”。
优化服务环境,竭力打造优商惠企高地
当好矛盾纠纷“调解员”。积极开展诉源治理,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构建专业化涉企调解机制,全市设立82个诉源治理站、25个调解室,成立涉企案件调解工作室,积极运用“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模式化解矛盾纠纷,民商事诉前调解率72.48%,民事案件调撤率48.7%。深入开展“千人帮千企”“送法进企业暨企业家学法”等政企交流活动40多次,调处涉企矛盾纠纷2396起,化解1976起。娄底市某建设公司与某医院合同纠纷案,经娄星区司法局调解,已达成1845万元的调解协议。新化县法院主动延伸司法服务,成立高新区、文印产业巡回法庭,将法庭搬到企业门口,就近、就快解决涉企纠纷。
干好助企纾困“服务员”。推行服务娄底“材料谷”建设、“民营企业法治体检”、“项目警官”等措施,助力企业纾困解难。组织开展“办理破产、执行合同、保护中小投资者”三项营商环境指标攻坚,通过救治“患病”市场主体,盘活或处置破产财产12.3亿元,化解企业债务28.3亿元。纵深推进“湘执利剑”专项执行行动,开辟涉企执行绿色通道,全市共受理涉企执行案件5959件,执行结案3663件,执行到位8.2亿余元,兑现企业“真金白银”的胜诉权益。
做好产权保护“守门员”。深入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多元共治深化年行动,新收商标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一审案件189件,审结87件,平均审限44.6天。持续开展“昆仑2023”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把牢知识产权“严保护”导向,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43人。市公安局侦办的11·15制售假冒品牌手机案件入选湖南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优化市场环境,奋力打造重商爱企宝地
娄底政法机关坚决扛牢“谁执法谁普法”的法治宣传责任,建立健全市县两级政法领导干部挂点服务民营企业机制,推进法治宣传进企业、进商会、进园区、进项目工地,营造“处处是营商环境、人人都是形象使者”的浓厚氛围。
市委政法委发挥宣传引领作用,开展“四个一”活动,即“出台一套制度、召开一次座谈会、发布一批典型案例、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以“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升法治宣传服务的普及度、参与度、满意度。公安机关设立警企联防点,提供服务咨询、维权投诉、线索举报等服务板块,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指尖服务”。检察机关组织干警进企业,开展普法宣传、专题讲座,以案释法。人民法院聚焦涉企宣传服务的精度、温度、力度,发布娄底市劳动争议审判白皮书,开展“一案一普法助企解难题”等系列送法活动80余次。司法行政机关全面启动“八五”普法,建成各类法治文化阵地31个,接待法律咨询6万余人,受理法律援助案件4000余件,营造全民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李赛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