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正茂的刘劲
刘劲,原名刘陶畅,1925年3月生于新邵县龙溪铺羊城村(原属新化)。刘陶畅于1946年考入北京大学。1947年6月加入“中国民主青年同盟”,在共产党人叶向忠的指引下,认真学习马列著作,积极参与地下党领导的各项学生运动。1948年6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9月,青年共产党员刘陶畅,受组织指派回湖南新化从事革命活动。刘陶畅回老家后,从叶苓主办的《劲报》取名“劲”字,改为刘劲。
1949年9月,刘劲受中共新化总支委员会的委托,全权主管县地方兵团突击大队。在刘劲的领导下,突击大队密切配合人民解放军开展活动,1949年10月迎来了新化第二次解放。
上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刘劲在锡矿山矿务局担任高中英语教师,桃李满天下。
1985年7月,刘劲从锡矿山矿务局教育办主任(副厅级)离休。
梦中叫醒 紧急转移
1948年7月初的一个深夜,北京大学,校园静悄悄,比往日里多了一分平静。月光照射在湖面上,点点银光给夏日的燕园增添了几分不同的色彩。知了欢叫声音也慢了下来,正在睡觉的刘陶畅,突然被人叫醒。“快起来!老实说,你究竟是什么人?”刘陶畅被这句话惊得差点跳起来,他睁开眼后,只见屋内漆黑一片,有个人站在床前,手里举着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正对着自己的脑袋。还没等刘陶畅做出反应,屋里猛地一亮,原来那人打开了电灯。直到这时,刘陶畅才发现,夜闯房间、持枪对着自己的,竟然是自己的入党介绍人叶向忠!刘陶畅强装笑脸,“叶大哥,深更半夜的,你这是开什么玩笑?”叶向忠表情严肃,迅速收回枪,俯身在刘陶畅耳边,“你现在马上离开,你暴露了!继续留在学校已不安全,组织命令你到解放区去工作”。
刘陶畅几经努力,辗转寻找各种关系,还是未能通过国民党的封锁线,又返回北京,因不能继续留在学校,被党组织派回湖南老家。当年南北交通阻塞,刘陶畅由天津塘沽坐海船到上海,再溯江而上经南京到达武汉,从武汉再转火车,1948年9月终于回到老家。
从事中共新化地下党领导工作
1948年12月,邵阳地工委叶苓以“张文”暗号与刘陶畅取得了联系。他令刘陶畅到邵阳万家乡自卫队工作,公开职务是指导员,党内任支书。
1949年元月,中共邵阳地工委指示刘劲:一手抓组织地下武装,相机夺取敌伪枪支;一手抓策反,发动新化地方武装起义,在敌后开展游击战,牵制敌军力量,减轻主力渡江作战压力。
刘劲的哥哥刘新甲,是警察大队一中队队长,驻扎在新化县城,思想进步,决心起义,警察大队的策反就也由他负责。刘劲要求按分工立即行动。新化自卫总队周不让,由刘彻通过他父亲去策反(周不让是刘父的老部下);李忍生负责组织武装骨干力量。
在“树园”,刘劲认识了潘宗信。1949年2月,刘劲介绍她入了党,由叶苓主持入党宣誓。同时刘彻介绍了他的学生李忍生。李忍生成了刘劲在新化的骨干,几乎所有工作都是由他出面干的,团结了一批进步青年,如周兴安、张勃兴、蒋介三、李兆林等,都参加了地下工作。
夺取魏祝民家的枪支
“湘中人民自救会”发动的新化河东暴动虽然失败,但起义辐射到新化周围,释放出湘中即将解放的强烈信号。l949年4月,宁同魁、曾义亲在邵东发动起义,黄镇南、胡荷田在隆回发动起义,潘复藩、周世英在邵东组建小南分队。
由于上述地下革命活动的影响甚大,引起了新化地下党的重视。4月初,通过李忍生介绍,地下党员刘劲、文诚生找邹平谈话,了解情况,共同研究工作。
在地下党直接领导下,决定重组地下革命武装,深入开展武装斗争。
刘劲得知伪新化县参议长魏祝民家有枪支,迅速拟订夺枪计划,对每一个环节都尽可能考虑到细致,有行动主要方案,还有一套意外紧急处理方法。
5月底,刘劲召集李忍生、晏馨腕、杨绍辉在树园前楼,也就是杨文租住的房间开会,根据晏馨腕提供的有枪弹出入魏家(因晏与魏女是同学)的准确情报,便决定从魏家夺取武器,并商定由李忍生、邹中条组织小分队深夜突袭。尔后,杨绍辉通过同学关系以演戏为名,向县长伍光宗的卫队借来一支没有子弹的驳壳枪,交给李等作为武器。李、邹通过周密部署,突袭成功,缴获步枪11支,子弹5000多发。战斗告捷,士气大振,有力地促进了地下革命武装的重建和发展,为重建新化革命武装打下了基础。
魏祝民在县政府大吵大闹,说土匪抢了他家的财物,刘劲便写了匿名信警告:“不要乱讲!枪是取了,财物一点未拿。”并警告新化所有官僚地主,今后不能危害革命战士及家属。
加强策反工作推动和平解放
刘劲由邵阳到省工委学习了5至7天。组织上了解到他在新化的工作,决定调他到新化来。当时新化地下党属宁乡地工委领导,领导人即姜亚勋,部队政委官健平。官健平把刘劲介绍给新化县政府的主任秘书、地下党员李孝先。后来新化成立了地下党总支,直属省工委领导。此后,刘劲便在李孝先为总支书记的党总支领导下工作。
新化和平解放和伍光宗的起义,是程潜湖南和平起义的一部分。
刘劲策反的对象是县政府下属自卫大队长周不让和县警察局长曹克国。
李孝先通过伍光宗,安排了刘劲哥哥刘新甲进入自卫大队当中队长。参与策反的人有刘彻(他父亲原是周不让的顶头上司)、彭仰星(与曹克国有亲)、谢骥良(原县政府建设科长)。周不让与曹克国在第一次解放时跟随伍光宗起义了。
新化第一次解放后,解放军一四七师随即战略撤退到安化。新化地下党及县政府起义的人一同向安化撤退。周不让与曹克国叛变了,刘劲的哥哥刘新甲只身离开了自卫队。
撤退时,刘劲在乡下,李孝先派谢骥良通知他不能再回新化县城,尽快到安化会合。刘劲和谢骥良经飞水岩、锡矿山去了安化。年轻的刘劲第一次路经锡矿山,满目矿洞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又何曾想过自己的一生离不开锡矿山!
刘劲到安化时,李孝先已成立了由李忍生、邹中条为首的游击队组织的“新化地方兵团突击大队”。
因担任突击大队党代表的文诚生要调回省委工作,刘劲继任党代表,掌握和管理这个部队,接替文诚生的工作,成为“新化地方兵团突击大队”第二任党代表。
刘劲跟随解放军经白溪进入新化,突击大队在解放军的直接指挥下,打掉了多个乡自卫队。
新化第二次解放后,刘劲率部交给了李孝先,调到邵阳军分区工作。
作者手记:锑志里没留事迹
八十六岁李赓祥先生,满头白发,没有像一般久居不出门老头一样,白胡子乱糟糟。他穿着虽不讲究,但是干净、得体,一看就知道他家肯定有孝心女。
这天我俩聊着聊着,李伯喝了一口温水,眉头紧锁轻轻放下保温杯:我在想一个问题很久了,刘劲自己负责锑志中的锡矿山解放前革命斗争历史的编辑,为何却没有介绍他自己从事地下党的半点文字。
李伯眼神飘了一眼窗台上的花花草草,像放下千斤重担一样释怀:他的这种共产党人的优良品德值得你去写,他确实有故事可以写。原来我们同在一个办公室,也只知道他在北大参加地下党。只是时隔七十多年了,去寻找资料太困难。李伯用一种军人不容置疑的语气,声音不大:相信你会完成这个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任务。
以上这篇小稿,也算作我对当年革命者缅怀和对李伯的一个真诚交代吧。(曹荣)
(参考:刘劲“我在新化做地下工作的简况”2005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