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父亲已离开我们半载,那身影清晰可见,那声语常绕耳边;为什么那么远,又那么近,因为记得,所以懂得,所以珍贵!
记得那形象,因为平凡而深刻。父亲的一生,有溪的曲折,有湖的平静,有江的奔腾,有海的浪潮。听母亲讲,父亲的少年时代艰辛而苦涩,由于家庭生计所迫过继给附近一富家为子,结果磨难不断,后其母见状接回,脱离了富家苦海。苦难催进成熟,父亲的青壮年代尽管只读了初中,但人生之志明晰,理想之行笃定,毅然弃农从戎,走向新天地。母亲常说父亲在军队很活跃,很受领导看重,如果不是村里一些人眼红,在父亲提干政审时子虚乌有“阶级成份”,起码也是个“将军”。
人生之路固然曲折,父亲在多重挫折后依然斗志昂扬,命运之神没有垂青,但也没有放弃,终于让父亲在邵阳造纸厂开始职业生涯。后从家庭需要、孩子教育现状思量,对调到资江氮肥厂,兢兢业业工作到退休。退休的日子,传承了中国式父母的模式,尽心为子女孙儿操心而达忘我境界,为支持子女发展,三个孙子一带就是九年,不怨不悔;总是将有限的退休金进行筹划,子女结婚生子购房得安排多少,孙子读大学得奖励多少,家人过生日得给多少等等,而却对自己很“小气”,满七十时劝辞不肯做酒,当亲戚颇有微词时一笑而过。在医院陪伴父亲最后的日子,虽然病疾痛苦,但清醒安祥。如今面对遗像,父亲泰然阳光,沐洒而来,那形象入深入心,而立成榜。
记得那份爱,因为平淡而深厚。父爱如山,有壁立千仞,有浅谷深涧,有灌木绿林,有星空天穹。父亲不是一个风趣幽默的人,父爱里更多的是规矩,特别是孩子读书时期的规矩很多很细:比如星期一至星期六要早起不能睡懒觉,六点半要起床,起床后要走到屋外锻炼至少20分钟才能进屋;没吃早餐前,必须到屋外晨读,并且要读出声;一年内只能星期六晚和正月初一至初六全天可以看电视;晚上做完作业,还要求复习或看书,要晚九点半后方能睡觉。小时候觉得难以理解,想抗拒最终只能老实遵行。现在想来,也难为在七八十年代只读过初中的父亲有着人才教育培养的眼光与卓识。
感谢这份爱,从小厚植了孩子成长的基础。父亲不是一个温柔平和的人,父爱里更多的是严厉。从懂事起,父亲的微笑遥不可及,一张国字脸满满的正经,烫烫的严肃。在过去农村,儿子是被宠的,老幺更是宠爱一身的,可我和两个哥哥享不到此“待遇”,只盼着不挨批评处罚就好。记得有次大哥拿回期末成绩单,考得不太好,那天天气寒冷,父亲看完后沉下脸,要求大哥脱去鞋袜,去屋外水田捉泥鳅,让我和二哥在旁看着,村院好多人围观劝说,最终我们体验生存的残酷和选择。这样严厉的情形不少,当时的我们有痛有恨,但后来工作细细想来,每个严厉的前提是当时我们都把“地板”当成了“天花板”,感谢这份爱,激活了成长的潜能。
记得那品行,因为平实而深远。四季轮回,又是春夏秋冬,父亲的品行,有春之葱绿,有夏之茂盛,有秋之丰硕,有冬之雪纯。父亲一路走过,一生忙碌,至勤至劳。记得小时父亲早晨七点多钟踩着单车骑十几里路到原资江氮肥厂上班,下班后回家还要担屋边的土石,硬是日积月累一年下来担出两间房的地基。退休后,家中菜园和一亩多水田硬要耕作,让子女不得不请假回来帮着春耕秋收,水田直到要帮着带孙儿才放手。但小菜园一直在精心打理,四季菜常有,在供应子女爱心菜后有剩余,还与母亲卖起了农家菜。当我们劝其养生时,他总是说“闲着也是闲着,有的时候更要考虑没有,做一做不仅能锻炼身体,自己做的吃得放心,你母亲卖菜还能赚钱,这怎么不好,我自己会把握的”,让一次又一次劝告无功而返。父亲的勤劳,让我们深透尘烟触摸真谛:勤就是行,劳就是成,辛就是兴。
父亲着力宽裕之家情怀,忽略了年龄,淡化了养生,轻轻地走了,给我们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在”深深遗憾。但父亲没有遗憾,一生阳光,自立自强。在我们家,依赖不会落脚也不会有归宿。记得从小学开始,父亲就给我们三兄弟搭好了自立自强的平台,放暑假了就由两个哥哥去沙塘湾批冰棒雪糕到附近学校院落卖,假如没卖完就由我这个小弟背着冰棒箱到家边院子降价甩卖。放寒假了,我们三兄弟推着板车去老火车东站边批甘蔗到沙塘湾岔路口摆摊。那时春节是我们最盼望的,因为买的人多,又不还价,那赚来的几元几角让我们乐此不疲。这样的寒暑假从小学持续到哥哥读大学,后来听母亲讲我们赚出了小学初中的学费。父亲让我们从小染上了生意,可惜长大都没有成为生意精英,但自立自强的种子从此长成了参天大树,不畏严寒,不惧风雨,一木也可成林。
有一种力量叫坚韧,百折不断;有一种力量叫坚持,金石可镂,父亲一路走来,一生执求,重学重名。在我们家,学习是会发光的,功名是最亮的光。父亲只读过初中,也正如此,父亲更爱学习,小学五年级我发现了父亲在邵阳造纸厂工作时的手抄本《第二次握手》中篇小说,几万字字迹工整。努力营造书香氛围,利用家中门洞做了简易书柜,购买了《洞察者》《人性的弱点》等有关名著。在小学初中给我们订了《中学生学习报》和《小学生学习报》,这是每周一份的报纸,在当时农村八十年代,对家中一月工资只有百块钱的父亲,那是一种痛苦而幸福的抉择,因为他的孩子爱读书,胜过了当时的电视和现在手机游戏的吸引力。对此我们非常珍惜,在我读师范时,与哥哥将所订的报纸用针线做成一箱合订本收藏,那个简易书柜也成为蕴藏求知的传家之宝。父亲退休后,仍喜欢读书看报,到儿子家做客,总是要去找找书报,拿出老花镜读之看之,翻翻相册,戴眼镜看书的老父亲俨然“学者归来”。
父亲虽是俗人,但看淡金钱,更重务实功名,如果你在某某比赛中获奖出名,他比获奖者更高兴;如果你的儿子培养平庸,没考上好大学,他会耿耿于怀,不顾情面唠你说你。我们立业成家后去看望父亲,每次父亲关心的是发展和成绩,总是说“不要想着跑关系走后门,要靠实力取胜,眼光看远些,要往高处走”。在这一点上,我们深愧,没有实现父亲的功名期望,但庆幸的是,我们传承了父亲的阳春白雪,精神充盈,一路不懈,前行前进。
逝者如水,不分昼夜。我站在时空的一头,父亲已离去,为什么我的眼里含着泪水,因为爱得深沉;为什么我的目光清澈,因为爱得深远。今天,在您的生辰祭日里,我们备着酒菜,点着纸香,敬着您,念着您,只为找回前世的缘绳,今生后世做好您的儿子!(张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