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3年07月20日> > 第12版 > 新闻内容
我写《少年英雄李昆》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20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写这部小说源于两个方面。

  第一是当下网络盛行,不少青少年儿童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这样严重影响身体、学习、工作,严重影响了身心的健康成长。我和妻子带外孙在娄底三中读书,租房住在王家小区,见到一个六岁的幼童戴着近视眼镜。这么小就戴眼镜了,我吃惊担忧,这样的孩子能当革命的接班人吗?

  第二是怀着对革命前辈的敬仰,我最崇敬的人是伟大领袖毛泽东。

  1916年6月毛泽东来娄底茶园东冲刘且侯家住了半月,白天与刘访贫问苦,晚上在桐油灯下看书。为了解底层情况,还与长工睡在一起。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为躲避国民党追杀,深夜来到七星(现在的涟源市七星街镇)猫头山脚下。当晚又去了七星街的星罗寺,与翠林法师住在一起,还详细问了当地农运情况。第二天在寺墙上留下了“星辰临佛地,罗汉镇山门”的对联,然后匆匆离去。几经辗转,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发动了著名的秋收起义。还有革命先烈卢天放,他是涟源桂花人,是当时安化县地下党的主要负责人,1922年毛泽东介绍他入的党。在他的领导下,安化的农工运动如火如荼,有农协会员20多万,发展共产党员600多人。马日事变后,他在武汉被一个姓曹的奸商发现告密被捕。当时的湖南省主席鲁涤平威逼利诱劝他投降,被他大义凛然痛骂一顿,他被打得皮开肉绽,誓不叛党。1928年7月被杀害于长沙。他在给妻子的遗书中说“我一生为公不为私”。

  我写过的这些红色故事已刻骨铭心,那些情景常在脑海浮现。2018年10月的一天,我突发灵感要写一部青少年革命的长篇小说来教育后人。由于我这方面的书看得多,电视剧也看得多,写起来得心应手。一开写,我总激情澎湃,全身心投入并分秒必争。五个星期后,写好初稿,略加修改,就去打印店打印。

  我怀着一腔正气刻画了以李昆为首的少年英雄。他消灭国民党军队近三万人,抗日战争中率领抗日大队在水勺县兄弟山的两次伏击战中消灭日军一万多。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充满爱国主义的壮志豪情。我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还特意在小说中融入了现代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这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有较好作用。

  我在写这部小说过程中,我的外孙特爱看。我写一点,他看一点。他看完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性格比以前更刚强外向,学习也更加刻苦认真,成绩直线上升。2019年高考总分637分,被国防科大录取,我很欣慰,这部小说功不可没啊!

  我写在封面的那首诗:少年强则国强,率无畏弟子,上天揽月,下海擒龙,誓除尽魔怪,还一个朗朗乾坤!这是对小说《少年英雄李昆》的高度概括,同时也是小说的灵魂所在。(王庆文)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